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經濟低迷中審慎樂觀
    2009-04-03    本報記者:傅雙琪 左元峰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徐悲鴻作品《長空矯翅》。
    在多次抬價後,拍賣師一錘定音。起拍價28萬元的徐悲鴻1941年作品《長空矯翅》最終以56萬元成交。雖然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北京保利的新春拍賣會,氣氛並不冷淡。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不可能在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但是中國藝術品市場所受的影響有限,長期趨勢依然樂觀。
  3月27日,保利集團的2009新春拍賣會吸引了超過400余位藏家,一些來晚的只能等候加座。據統計,當日的書畫專場成交額超過1700萬元,成交率近80%。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馬哲非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今年拍賣行在選擇藝術品時都會比較謹慎。“價值上千萬的頂尖藝術品可能會減少,但也不是貴的就一定賣不掉……好東西總是有人買的。”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28日、29日舉行的書畫專場同樣成績傲人。據了解,五個專場的平均成交率高達88%。其中一幅海外回流的大陸著名畫家黃胄的作品《群驢圖》更是拍出151.2萬元的高價。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寇勤告訴記者:“國內的藝術品拍賣市場肯定會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藝術品不像金融、保險或製造業那樣在經濟的最前沿,因此並不是正面衝擊,説‘波及’更為妥當。”
  “對嘉德來説,去年春拍的成績太好了,遠超過平常的年份,而秋拍考慮到當時的經濟環境,比較謹慎,投放拍賣的藝術品數量本身就比較少。”寇勤説。“不過,從去年嘉德四季最後一次拍賣到今年前3個月看,市場絕對沒有全面崩潰的跡象。”
  不少拍賣行去年秋季拍賣的成交額與春季拍賣相比確有明顯下落。去年,嘉德春拍成交額9.93億元,秋拍成交額3.6億元。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去年春拍成交額8.9億元,秋拍下降到3.9億元。
  他認為,和其他的投資領域相比,藝術品投資有獨特的一面,即,藝術品本身與收藏者之間存在獨特的情感互動關係。“收藏家對自己的藏品肯定是喜歡的,不到最困難的時候是不會用來兌現的。即使資金困難,也不一定會賣。”
  然而,宏觀經濟形勢確實影響到收藏家參與交易的信心。寇勤告訴記者,藏家惜售的情況比較明顯,多數人持觀望態度,今年徵集藝術品拍賣的難度也有所增加。
  與此同時,海外藏家卻出人意料地看好中國市場。今年2月中旬,嘉德在紐約和東京公開徵集藏品,反饋熱烈。據了解,在紐約的兩天,每天都有1000多人前來洽談。“我們覺得國內的市場受到影響,可是海外藏家卻覺得相比別的市場,中國還不錯,”寇勤説。
  寇勤&&,今年的成績要有所突破比較難,能接近去年的水平就很好。“比較樂觀的估計,有去年的八成。”
  和嘉德相比,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甘學軍的預期更為保守。“今年還會延續去年下半年的趨勢,特別是今年上半年,交易不會太活躍,藏家惜售,買家觀望。”
  他認為,對拍賣行來説,目前確實是困難時期,很考驗從業者的實力和理念。“不過,這也給市場提供了一個調整的機會。過去四五年,中國藝術品收藏和拍賣市場發展太快,管理、人才和規範都存在一系列問題,從業者良莠不齊。通過這段時間的優勝劣汰,整個行業能朝着更規範更專業的方向發展。”
  中國當代藝術被認為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門類。北京保利的馬哲非説:“當代藝術,特別是油畫,是西方收藏家介入比較多的門類,受金融危機影響最明顯。但是,它本身也存在泡沫,目前不過是把泡沫擠掉。”
  他説,即使是當代藝術最熱的時候,在國內藝術品市場的比重也不大。中國傳統書畫、瓷器等古董珍玩以及古籍善本仍是最重要的部分。“這些藝術品仍然是穩定安全的投資項目。”
  三位業內人士都認為,金融危機的影響是暫時的,藝術品始終是稀缺資源,而隨着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樂於收藏的人會越來越多,藝術品市場將維持上升的態勢。
  “只要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社會保持穩定,藝術品市場就不會出現崩潰。”嘉德的董事副總裁寇勤説。

 

  相關稿件
藝術品拍賣買家謹慎賣家惜售 2009-02-11
中國在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受矚目 2008-11-24
波普藝術品拍賣價低於售前估價 2008-11-24
美藝術品拍賣未能躲過金融危機遭遇"寒冬" 2008-11-10
金融危機殃及 倫敦藝術品拍賣只及估價一半 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