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3-04 記者:楊步月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部分專家學者呼籲國家有關部門正式批准設立“中國旅游日”,並將其定為每年的5月19日,以此提升全民旅游意識,促進旅游産業健康發展。 在2月25日北京召開的有關座談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德謙説:“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場之一,每年節假日達115天,佔全年的1/3,旅游正成為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從這個角度講,設立‘中國旅游日’意義重大。”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凌雲、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等專家也認為,參照一年一度的“世界旅游日”,設立“中國旅游日”有利於傳播科學旅游、健康休閒的理念,讓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到旅游除了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外,還具有弘揚傳統文化、倡導環境保護、增進國內外交流等諸多功能。 之所以建議將“中國旅游日”定為每年的5月19日,專家學者們主要基於以下考慮:5月19日是旅行家徐霞客出游的紀念日。他在60萬字的鴻篇巨著《徐霞客游記》的開篇日記中寫道:“癸醜之三月晦,自寧海出西門,雲散日朗……”經專家推算,“癸醜之三月晦”為明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5月19日。 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副會長姚秉忠介紹,徐霞客是明代傑出的旅行家、文學家、地理學家,他歷時30餘年游覽名山大川,足跡遍及全國19個省份,被譽為“中華游聖”。姚秉忠認為,設立“中國旅游日”紀念徐霞客很有必要。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休閒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徐霞客將觀光與學習、交流、陶冶情操等結合在一起,真正體現了旅游的實質意義,值得現代人發揚光大。” 據記者了解,作為《徐霞客游記》的開篇地,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早在2000年就倡議把5月19日確定為“中國旅游日”,並從2002年5月19日起連續舉辦了7屆“中國(寧海)徐霞客開游節”。 “5月19日能否最終成為‘中國旅游日’還須經國家有關部門正式批准。”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張廣瑞對記者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