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農民工,一個老人,一個大學生,他們的經歷不同,社會經驗不同。“牛”年開始,他們有什麼作為和願望呢?
農民工索曉清:提前外出工作
農曆正月初八,西寧火車站人頭攢動。許多農民工為了搶佔先機,挎着大包小包,提前外出找工作。 受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很多返鄉農民工無法像往年那樣“接步就班”返回城市的工作崗位。 青海省平安縣三合鎮灣子村32歲的索曉清還算幸運,他前兩天在格爾木市找到了工作,便與老鄉一同前往。 “現在出去大約幹50天,就要回來種莊稼,然後,再出去幹四五個月,回來收莊稼。到8月份,如果還有活計,就再出去打工;如果沒有活計,就只好在家閒着。”索曉清告訴記者。 索曉清説,自己家鄉屬於淺山地區,乾旱少雨,土壤貧瘠,種植莊稼除去各種生産成本,常常入不敷出,於是,出外打工成為當地農民的選擇。 “由於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村裏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工,過年之前就早早返鄉了。眼下,因為找不到活計,只得呆在家裏,無所事事。”索曉清説。 索曉清告訴記者,有些人參加了有關部門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比如電焊、家電、廚師等,但由於沒有用工需求,目前還沒有找到工作。 在夜晚的寒風中,索曉清與老鄉一道登上西寧-格爾木的列車。 牛年伊始,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
老人王政敏:希望有個好身體
家住青海省西寧市崑崙路29號的老人王政敏,7年前妻子不幸去世,領養的兒女又不在身邊。 1袋麵粉、1桶青油、2袋餃子、1條圍巾……居委會主任王玉婷代表社區送來春節禮物,讓王政敏感受融融暖意。 春節之前偶遇風寒,王政敏身體不適,住了5天醫院。眼下,依然拉肚子,還有糖尿病和前列腺炎纏着他。王政敏告訴記者,自己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大部分花在吃藥和住院上。 這些天,高原古城氣溫零下10攝氏度以下,老人在屋子裏讀讀書,打打太極拳,或者哼上兩句老歌的曲調。“時間太久了,歌名已經不記得了。” “真希望能有一架手風琴,在自己孤獨時拉一拉;真希望自己的身體能早日好起來……因為有個好身體,什麼都能吃,這就是幸福。”王政敏説。
大學生趙開禮:為找工作做準備
春節期間,記者走進青海師範大學,校園裏顯得寂靜,個別宿舍窗戶映出的燈光,表明有大學生留守校園。 青海師範大學化學系大四學生趙開禮一個人在宿舍裏度過了春節。 記者見到他時,23歲的趙開禮正埋頭復習高中化學課程,他希望報考2009年的特崗教師職位。 “2008年特崗教師的錄取比例為1:40。由於受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目前不少高校畢業生希望選擇這個崗位,估計2009年特崗教師的錄取比例為1:70!”趙開禮説。 趙開禮學的是環境科學專業,全班近50名同學,僅2個女生簽約西寧的一家單位,其他同學在繼續等待…… “現在我最大的願望是找到一份工作”。趙開禮説。 記者了解到,春節期間,青海省6所高校近100名大學生通過從事家政服務、産品推銷、保安服務、校園值班等臨時性工作,鍛煉了自身的社會適應力,並得到了一定的經濟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