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期盼已久的“大三通”直航啟動。近日,福州、上海等地首批包機直飛台灣的旅游團紛紛啟程,台灣游有望成為熱門線路。 業內人士指出,直航的實現降低了旅游的時間和成本,預計明年台灣游將迎來一個“提速期”。
直航效應初顯,台灣游費用直降千元
12月18日,福州首個直飛台灣的旅游團出發,120名游客通過空運直航飛抵&&。記者了解到,兩岸航線“裁彎取直”後,航程縮短、航班增加,台灣游的常規線路降價幅度多在500元至1000元。 據福建康輝旅行社出境游中心經理董山靜介紹,以環島8日游常規線路為例,直航後團費報價為7380元,與以前從廈門啟程赴&的路線相比,下降的機票價格加上福州至廈門的往返費用,單程路費即可省下近千元,路程上也省了7個多小時。與台灣直線距離更遠的地區,赴&費用下降更明顯。 同時,赴&途徑更加多樣化,也讓旅游價格有了降價空間。目前,大陸所有來自開放台灣游省份的游客除了選擇直飛台灣旅游外,還多了一條途徑,那就是轉道福建,經“小三通”海上直航金門、馬祖、澎湖赴&旅游。 從廈門到金門坐船僅需50分鐘,比包機花費的時間節約了近一半,往返費用成本也大為減少。以從廈門口岸出發為例,“廈門-金門-台灣本島9日游”的線路報價僅為6980元,比台灣8日游的線路報價便宜,而且還增加了一天的金門游覽行程。 近日,福建省旅游局推出了5條從福州、廈門、泉州和武夷山出發,經金、馬、澎中轉至台灣本島的旅游線路,比常規台灣游多1日到2日的行程,價格卻更加便宜,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 直航效應初步顯現。一直運作台灣游的董山靜&&,由於福建赴&旅游團報價普遍下調,從11月底開始,台灣游市場快速升溫。目前,福州多個春節赴&旅游團的名額已滿,可以預見,直航後台灣游市場將加速“火”起來。
特色游平民化,台灣游出現新趨勢
台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對大陸赴&游客的調查顯示,從7月4日大陸居民赴&旅游啟動至11月30日,大陸游客赴&旅游共有4.4萬人次。“平均每天300人次,這與台灣規定的每天接待大陸游客3000人次的上限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台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理事長姚大光告訴記者。 福建的旅游業內人士也&&,目前,台灣游仍處於“成長期”,直航後,兩岸業界還需要合作解決不少“成長的煩惱”,才能使這一旅游市場加速進入“發育期”。 直航後,台灣游將向中短途的深度游和特色游升級。“現在,我們的旅游産品基本是8日至10日的環島游,游客幾天之內要環台灣島跑1600公里,雖然能夠飽覽寶島風光,但難免走馬觀花。”姚大光説,旅游産品比較單一、行程過長且缺乏彈性,是台灣游的一大軟肋。 “目前兩岸業界正在探討如何開發出游程更有彈性、路線更多元化的旅游線路。”廈門建發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麗霜説,直航後天天有包機,游客赴&旅游的時間更靈活了,不再像以前要在台灣等一週才有回程包機。這樣一來,旅行社可以推出中途游和短途游了。 在12月22日於廈門召開的海峽兩岸觀光産業交流推介會上,兩岸專家規劃出未來台灣游的發展思路——今後在時間安排上,針對假期不充裕的年輕人,制定3日至4日休閒游;在路線編制上,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結合台灣本地的人文歷史、自然風光以及特色産業,開發蜜月婚紗游、醫療美容游、溫泉體驗游、海洋觀光游、休閒農業游、高爾夫之旅等特色游。 但是,由於價格動輒上萬元,使得台灣游不免“曲高和寡”。市場調查表明,43%的游客對台灣游的期望價格為5000元左右。而目前赴&8日至10日游的價格普遍在8000元以上,一些北方地區由於機票等成本較高,導致台灣游報價一般在1萬元以上。 “隨着直航後赴&旅游常態化,兩岸業界應該加強協作,除了機票成本外,價格還可以再降一降,讓台灣游更加平民化。”陳麗霜説,直航後兩岸合作空間擴大,在保障旅游品質的前提下,可以重新整合資源,調整住宿、餐飲的標準,推出不同檔次的線路,拓展大眾市場。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特色化、平民化成為直航後台灣游市場的新趨勢。福建許多旅行社趁着元旦、春節旺季,推出了&&歷史文化中短途游,報名情況空前火爆;還有的旅行社針對年輕消費群體推出了“量身訂制”的旅游産品,即團體游客可以依據自己感興趣的景點自行編排游覽線路,而不用再疲於奔命了。這些特色游線路的行程一般為4日至5日,價格也相應降低,但特色卻凸顯出來,因而大受歡迎。
“提速期”到來,兩岸旅游合作空間擴大
旅游業是凸顯“大三通”直航效應的第一環。一直關注兩岸旅游合作的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鄧利娟認為,直航後兩岸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可以實現雙向直接交流,直接為旅游業發展創造機遇,兩岸旅游業合作的“提速期”將在明年來臨。 姚大光説,台灣業界對兩岸旅游合作前景非常看好,預計至明年3月,赴&旅游的大陸居民人數可達每天1000人次至1500人次;到2010年,赴&人數可達到每天3000人次。 “兩岸旅游業合作達到預期前景,需要加強三個方面合作。”姚大光説,在直航帶來的機遇下,兩岸旅游業還需要提高旅游服務的品質,繼續維持九成以上的游客滿意度;堅持誠信合作,創造互惠雙贏;以合作代替競爭,以品質代替競價。 福建省旅游局局長郭恒明則認為,下一階段,閩&旅游業應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區位、市場優勢,在開放旅游市場、整合旅游資源、打造旅游品牌等方面開展多方面合作。 “直航後兩岸合作空間擴大,旅游合作將進入制度化階段。”鄧利娟建議雙方在培育市場、産品互動、營銷共推、應急處置、客源互送等方面,形成長期有效的旅游合作機制,同時整合旅游資源,構建多層次的赴&旅游産品體系,以保證台灣游走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