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圖片 | 每秒鐘賣出48件衣服,每分鐘賣出180雙鞋,每天賣出21600隻手機,這是淘寶網的最新報告。儘管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消費者購買力下降,但是與傳統購物相比,網絡購物越來越受到追捧。 有關專家認為,網絡購物營銷成本低,銷售方式新穎,這一虛擬世界中的繁榮為現實經濟注入了活力。
便宜又方便 網購成趨勢
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球經濟發展走弱的背景下,中國網上購物交易總額上半年仍實現了51.5%的增長。網絡購物正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 而淘寶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期間交易額平均每天近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0%。與此同時,易趣方面也&&,節日期間交易額比平時增長了一倍多。 在淘寶網上,一位網名為雪霽的買家告訴記者,她現在是網絡購物的忠實擁護者。“不管買什麼東西,我都會先到網上查查,對比一下再説。我現在的衣服都是在網上買的,最近還在網上購買了一部手機。” 有着兩年網絡購物經驗的她認為,網絡購物的最大好處就是方便、便宜。“一台電腦加上一根網線就可以開始購物,既無需交通費,又避免堵車。從訂貨到拿到貨物都無需親臨現場,既省時又省力。”她説。 同樣是鑽石級買家的網友janeen也對網絡購物情有獨鍾。她説:“去逛街不但要花路費,還要花上一兩頓飯錢。而網上購物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過去,網絡購物通常被認為是部分經濟發達城市白領人士的選擇,但是如今,網絡購物在西部地區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相關部門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三季度,四川網絡購物交易額達到10億元。 在經濟相對落後的青海西寧,網絡購物也越來越熱。在西寧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只要能在網上買的,她現在基本上都選擇網絡購物,就連過年的年貨都打算在網上買。而她的很多同事現在也都迷上了網絡購物。“網上的東西種類要比我們這裡豐富,而且還便宜得多,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她説。 調查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網絡購物年交易量只有10億元,2007年已攀升至400億元,預計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超過1000億元。 有關專家認為,網絡購物“低成本、高品質”的特點是受到消費者青睞的主要原因。
推動經濟就業 凸顯諸多優勢
受金融危機影響,消費者的“錢袋子”越捂越緊,為了刺激消費,國內很多大商場都採取打折等優惠措施以吸引消費者,但是在網絡上,大多數商家都&&,經濟不景氣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太多的影響。 在淘寶網上,一家女式服裝店掌櫃告訴記者,儘管今年服裝價格較去年相比提高不少,但是她的顧客並沒有因此而減少,生意仍然很好。 而在嘗到網絡市場的甜頭之後,一些擁有實體店舖的商家也開始考慮將重心轉向網店。淘寶網一位化粧品店的老闆就告訴記者,自己在網下也擁有實體店舖,但是考慮到成本過高,網上生意日漸紅火,他今後將把主要精力放到網店上來。 “網購市場因其低成本營銷和新穎的銷售方式更凸顯其優勢。”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助理、信息服務與電子商務研究室主任荊林波&&。 據報道,目前,國內一些中小企業已經將目光投入了網絡市場。就連西南第一商業步行街——成都著名的春熙商圈也將打造電子商務&&,集納春熙路、鹽市口大大小小商家的服裝信息,供買家在網上選購,讓傳統百貨與電子信息時代接軌。這個&&預計明年上半年將正式面世。 “網店與實體經濟不但不衝突,還能幫商家擴大影響。”相關負責人認為,春熙作為實體商圈發展空間到底有限,如果打造虛擬空間,將讓春熙這個品牌走得更遠。商圈的商家們可以依託&&,吸引更多年輕群體以及外地購物者。一些服裝批發商場,還能通過網絡做大單的批發生意。 蘭州大學社會學系教師唐遠雄認為,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形態,網絡購物還具有創業門檻低等特點,對解決創業、就業等方面難題將産生積極影響。在目前經濟形勢下,網絡購物無疑成為拉動經濟、解決就業的一股推動力。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已有超過42萬個用戶在淘寶網上開網店直接解決就業問題。同時,由於網絡銷售帶動第三方物流和配送行業,還間接帶來了數量巨大的就業機會。淘寶網日前&&,加上間接的就業崗位,淘寶到目前已經創造100多萬個就業機會。
網購需監管 規範待時機
儘管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網絡購物大軍,但由於目前監管體系不健全,網絡購物仍然存在較大風險。據了解,購物網站良莠不齊,由於看不到實物,圖片宣傳的商品和實物在規格、尺寸、質量方面會存在差異,消費者利益受損,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發生糾紛的事例也屢見不鮮。同時,網店該不該納稅的問題也成為爭論的一大焦點。 專家指出,目前我國網絡購物行業的發展還很不規範,這主要是因為網絡購物是一個新興行業,加上網絡購物多數為個人,數量多、地域分散、交易靈活隨意,這些都給監管帶來了困難。而運營&&在早期缺乏足夠經驗,為了吸引用戶快速發展,在發展和規範之間也很難找到平衡點,缺乏足夠的動力對其&&上的賣家行為進行規範。加上我國個人信用體系的缺失,導致單純依靠&&自身維護在線交易的市場秩序難度較大。 唐遠雄認為,除了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要貨比三家,最好選擇大型、信譽度高的購物網外,相關部門及網絡賣家也要攜手合作,為網絡購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樣既有利於消費者,同時也有利於網絡賣家。但是,管理規範應充分徵求意見,並建立在尊重網絡交易獨特性的基礎上,具有可操作性。 目前國內一些地方已經針對網店開始要求辦理營業執照和收稅,對此,眾多業內人士則&&,“網店徵稅”雖然是趨勢,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下應該擇機&&,進行適度規範。否則過高的稅收和過於行政化的管理手段,會打壓利潤空間和抑制經營者的熱情,不利於這一行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