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抗心律失常研究推動中藥國際化
    2008-12-01    記者:崔靜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第四屆國際絡病學大會北京分會上獲悉,我國開展的首例中藥抗心律失常循證醫學研究日前全面完成,這項研究打破了中成藥難以通過西方主流醫學科研方法進行療效評價的瓶頸,有助於推動中藥國際化進程。
  這項循證醫學研究以河北以嶺醫藥集團研發的參松養心膠囊為實驗對象,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首都醫科大學朝陽醫院等全國36家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中展開,500多名醫學專家通過對1600多例入選病例為期一年的觀察,對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室性早搏、緩慢性心律失常、陣發性房顫的療效和安全性等予以評價,並與西藥進行對照,取得了多項積極的臨床結果。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蒲介麟教授介紹,與西藥相比,中藥能明顯改善心率失常引起的心悸、氣短、乏力、失眠等症狀,並且對目前尚無有效西藥治療的緩慢性心率失常也有較好療效。循證醫學足以證明,中藥治療心率失常堪比西藥。
  據了解,儘管我國中成藥品種眾多,但由於中藥因人而異的用藥特點,目前開展循證醫學研究的藥物極少。循證醫學是近年來在世界範圍興起的最權威的西藥療效研究方法,其研究特點是:大範圍、多樣本、雙盲實驗,即通過收入大量病例,將其分為用藥組和對照組分別使用兩種藥物進行治療,在醫生與患者都不知道使用哪種藥物的條件下,按編號統計使用藥物後的療效,以最大程度地確保藥物療效測試的客觀性。
  相關稿件
中國科學家嘗試用中藥解決牛奶抗生素殘留 2008-11-24
中藥注射劑是中藥不良反應“高風險品種” 2008-11-10
“非治療理念”給中藥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 2008-11-10
國家藥監局&&:並未暫停審批中藥注射劑 2008-11-10
浙江省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 200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