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一退休教師30年收藏木化石數萬件
    2008-11-10    本報記者:魏運亨    來源:經濟參考報
  遼寧省朝陽市退休教師鄒吉彬癡迷於木化石,30多年來已收藏木化石數萬件,其作品多次在全國奇石展中獲獎。除了苦心收藏之外,鄒吉彬還牽頭成立了太陽神木化石研究院,並正在籌劃建設朝陽市木化石博物館,從而成為國內木化石收藏鑒賞界的領軍人物之一。
  記者在鄒吉彬的住處看到,院子裏四處堆放着大大小小的木化石,屋子裏櫃架上則是3000多件已經被精心設計、打磨拋光、被命名的木化石珍品,其中大的木化石直徑達1.6米,小的可在掌上把玩。
  鄒吉彬收藏的木化石,質地堅硬,色豐圖美。特別有趣的是,他的一些木化石藏品,圖案儼然已成系列,如“奧運聖火”“奧運火炬”“中國印”;還有四季石“山花爛漫”“綠草如茵”“碩果金碧”“白雪皚皚”等,讓人在觀賞之時由衷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讓人佩服收藏者的苦心蒐羅持之以恒。
  木化石形成於距今2億年至1.5億年前。遼寧西部的朝陽市木化石以資源豐富、造型多姿、原生態保存完好而聞名遐邇。據鄒吉彬講,20多年前木化石還是2分錢1斤,現在市場價格已暴漲1500多倍。
  61歲的鄒吉彬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生物系,從事教育工作後,為了教好生物課,讓農村學生有更多的感性認識,他自製了許多動植物和化石標本,包括與學生一起揀拾朝陽地區盛産的木化石。木化石收藏越多,鄒吉彬對中國的石文化越癡迷。做好本職工作之餘,他經常到山野河谷去揀拾,或到農民家去購買,甚至到西藏、新疆、雲南等地出差,也要抽時間去尋覓奇石。
  鄒吉彬告訴記者,黃金有價玉無價,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獨自賞玩總歸是小雅小趣,讓更多的人體味到石文化的靈性才是大雅大趣。他正與朝陽市有關部門協商,籌備建設一座木化石博物館。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讚許和支持。
  相關稿件
七旬老人收藏票證 見證30年改革開放 2008-11-03
當代陶瓷藝術品收藏:名作比名家重要 2008-10-27
私人收藏家馬未都經歷的30年變遷 2008-10-27
清華大學收藏罕見戰國竹簡 2008-10-23
收藏家:現在是華人收藏業最興盛時代 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