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水産品衞生標準如何控制
    2008-04-14    本報記者:鄭黎    來源:經濟參考報

  寧波是全國腌制水産品主産區,2年前有關部門頒佈新國標,將原有的産品衞生指標提高了10倍,此舉使寧波市的水産品加工業遭到巨大衝擊。記者了解到,近日水産品新國標起草班子來到寧波,準備重新修改新的水産標準。

新國標提高了整10倍

  作為全國主要海洋水産品集散地之一的浙江省寧波市,鹹泥螺、鹹蟹糊是其特産和傳統風味食品,長期以來,寧波人對腌制海産品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加工工藝,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據了解,現寧波市擁有“老闆娘”、“陸龍兄弟”等大中型腌制水産品生産企業80余家,年銷售額4.5億元,形成了養殖、捕撈、運輸、加工、銷售及包裝、配輔料生産等一系列的産業鏈,相關從業人員達10余萬之多,産量與銷售額佔全國市場的70%以上,上海、杭州、南京等周邊大中城市的腌制泥螺、蟹糊基本為寧波産品所佔領。
  據介紹,在腌制水産品加工過程中,控制細菌數量是關鍵。以前寧波市執行的老國家標準,要求菌落數量控制在每克細菌總數(cfu/g)控制5萬個以內。寧波市水産品流通與加工協會秘書長沈惠香説,多年來寧波市衞生部門對鹹泥螺、鹹蟹糊衞生檢測標準都按老國標執行,沒有發生什麼問題,可見這一標準是比較科學和安全的。“現在衞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突然頒佈了腌制水産品新標準,每克菌落總數為5千個,比原來質量控制標準提高了整整10倍。”沈惠香説,這下寧波市整個水産加工行業全部驚呆了。
  “把菌落指標限定在5000個單位尤其是對蟹類腌製品是難以理解的,因為生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微生物,普通活蟹本身就帶有1至2萬的菌落。有些微生物對人和生物是有益的,我們不必要強行消滅掉。”寧波大學生命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婁永江説,從技術可行性來講,菌落數3-5萬個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指標,如國家關於即食性烤魚片標準菌落總數為3萬個,就比較合理可行。

高門檻依據何在

  據有關研究機構提供的資料,國外對生食水産品沒有這樣嚴格標準的,如新鮮牡蠣,美國和歐盟是每克菌落總數為50萬個,比我們老標準放寬10倍,比新標準寬了100倍。日本對於食品的衞生標準嚴格是國際上有名的,但他們關於生魚片等衞生標準為每克10萬個單位,比中國新標準寬20倍;新鮮牡蠣為40萬個單位,比中國新標準寬80倍。婁永江介紹説,其實對於食品衞生,現在世界上不少國家如日本等執行的是兩套標準,對國外進口是比較嚴格的控制標準,把競爭對手擋在國門外,而國內生産流通的標準就大大降低了,有利於保護自己的民族産業。現在我們提出的腌制水産品每克5000個單位標準,即使在實驗室的條件下也很不容易做到,卻要求企業大批量生産達標,這顯然不切實際,設定這樣高門檻,只能先搞垮自己。
  “有些部門制定標準也在搞‘大躍進’,違背事實和客觀規律”,婁永江説,如有關部門曾委託寧波大學3個月拿出某項食品的企業標準,學校婉言謝絕了,“因為這樣做只能逼着科研人員做假資料填假數據”。
  記者從新頒佈的GB10136-2005《腌制生食動物性水産品衞生標準》的前言中看到,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為上海、遼寧、寧波等幾家地方衞生監督與防疫機構,以及寧波慎業老闆娘食品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有陳敏、顧振華、王飛、紀玲、胡志興、龔岳平等6人,因為事隔多年,有的同志已退休或調離原單位,一下&&不上,最後找到的有3位同志。

給地方傳統食品一條出路

  署名起草人之一、原寧波市衞生防疫站的紀玲&&,她曾參加過寧波腌制水産品的調研,後來因工作調動沒有具體參與新標準制訂。起草人中惟一的企業代表,慎業老闆娘食品公司董事長胡志興説,他是如何成為“起草人”的,自己也搞不清楚,只是看到下發的新國標文件上有他的名字。對於新國標把菌落指標降到每克5000個單位,胡再三申明不贊成,他説,我是從事腌制水産品這一行業的,即使在無菌車間操作,水産品本身就超過2萬個單位,又不能用高溫消毒,規定每克5000個單位神仙也辦不到,我提出這個標準豈不是砸自己的飯碗還要挨同行的罵嗎?
  胡志興認為,像腌制水産品地方性傳統性很強的食品,已經歷了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有其存在和發展的合理性,我們如果要作改進修改,應多聽聽各方專家的意見,工作應更細化些。如同樣是腌制水産品,鹹泥螺與鹹蟹糊的菌落標準就有差別,鹹泥螺因為工藝簡單,可以相對控制嚴一些。
  經多方輾轉打聽,記者找到了本標準的另一位起草人,上海市食品藥品衞生監督所所長顧振華。他&&自己雖然參與了腌制水産品新國標的制定,但現在各地對新國標有種種不同意見,他不便出來説話。
  沈惠香秘書長告訴記者,新國標推行之初,寧波水産品加工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其中領頭企業慎業老闆娘公司月均銷售額從460萬元下降到120萬元,另一家骨幹企業金鼎公司從200萬下降到40萬元,整個行業銷售額同比銳減了70%。沈惠香説,經過我們據理力爭,有關方面&&同意暫緩執行新國標,但具體修改方案據説要到2008年底才能&&。
  “現在我們對食品安全有一種片面的認識,認為細菌越少越好,安全系數越高越好,這實際上是不可行的”,婁永江教授説,腌制水産品新國標受理表明,脫離實際違背科學的高標準,企業沒法操作,管理部門沒法執行,反而不利於行業規範和有序發展。

  相關稿件
世界衞生組織公布捲煙低焦油真相 2008-04-02
首個省級“大學生鄉鎮衞生院就業項目”調查 2008-04-02
全國98%以上的市已經建立了衞生監督機構 2008-03-28
商務部就澳大利亞對中國産衞生紙發起“雙反”調查表遺憾 2008-03-28
衞生部:使用添加劑不應掩蓋食品腐敗變質 200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