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3-05 記者:劉毅非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長春電
近來閒物置換、以物易物這種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吉林省長春市日漸活躍起來,不僅“置換大集”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網絡也成了閒物置換交易的新興平台。 記者在長春一個“置換大集”的節後專場看到,置換活動剛一開始就已經有數百件物品擺出來等待與人交換,其中既有保健品,也有生活用品、數碼産品和購物券。 劉梅女士一早就來到了置換活動現場,她説,過年女兒在單位抽獎得了一台豆漿機,可是家裏已經有一台了,放在家裏佔地方不説,還用不上,所以就拿到“置換大集”上看看能不能換成自己需要的東西。張春林大爺則拎了一大堆品牌補品,他説:“過節期間兒女們送來了一大堆吃的,可是家裏就我們老兩口,恐怕幾個月也吃不完,扔了又怪可惜的,拿到‘置換大集’上看看能換點啥就換點啥吧。” 除了參加“置換大集”,近來在網上也出現了大批的“換客”,這些人更熱衷於在網上進行閒物舊物置換。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何丹愉就是“換客”大軍中的一員。她告訴記者,現在用的小檯燈是拿自己多餘的鼠標和杯子換來的,雖然交換的東西在價格上可能會有差距,可是與其讓舊物閒置在一旁,不如讓它們周轉起來做到物盡其用。 面對閒物置換逐漸盛行的趨勢,吉林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付誠説,閒物置換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是節約觀念深入人心的表現,是一項利人利己的好事。然而,目前閒物舊物置換平台的搭建和交易規範尚不完善,置換雙方一定要多留心物品的質量、衞生等狀況,注重自身權益的保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