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創意”勾勒包裝未來
    2007-12-05    本報記者:屠國璽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到一塊糖紙,一個香煙盒,大到機器儀表裝運,包裝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與人們生活更是息息相關。“過度包裝”和“包裝不足”,已成為媒體和人們廣泛關注的話題。
  選擇怎樣的包裝,不僅僅關乎包裝,更被視為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的體現。

生活中的包裝“過度”與“不足”同在

  隨意走進一家商場,你很難看到沒有包裝的商品。商家在提供産品的同時,也用各種形式的包裝吸引着消費者眼球。生活中的包裝可謂無處不在,在包裝日漸精美的今天,“過度包裝”和“包裝不足”同樣存在。
  聖誕將至,蘭州市民梁女士打算為遠方的朋友選份禮物。“有些東西的包裝實在是太過精美了,比如一個保溫杯,先是裹了層塑料袋,後又裝在了鐵盒中,光這還不算,還有個大盒子裝着鐵盒,最外面還套了個金帛質地的袋子,”梁女士哭笑不得地説,“我這哪是買杯子啊!浪費,實在是浪費!”
  事實上,每到中秋等節假日,“過度包裝”就會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與此同時,我們周遭的一些商品並未擺脫“包裝不足”的窘境,在經濟、實用、美觀與環保等方面仍顯不足,包裝設計的科技含量低,重視裝潢設計輕視結構設計。

不同的包裝不同的生活方式

  面對不同價格、不同包裝的商品,你究竟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在一家電信公司上班的高維告訴記者,對他而言,商品本身的品質最重要,“我也會考慮包裝,只是我更喜歡那些簡單的、能夠突出産品實用價值的包裝,當然這類包裝最好能夠兼顧環保性。”
  對於精美包裝缺乏免疫力的大學女生孔莉莉則直言:“我購買的很多東西,都是衝着它精美的包裝掏的錢。我知道這多少有些衝動消費,但是對於同樣的商品,多花一點錢買回一個漂亮的包裝也是一種享受。”

綠色和創意 包裝的未來

  在中國出口商品包裝研究所的辦公室角落裏,擺放着一個紙質清潔箱。這個清潔箱外形與放置在街頭的垃圾箱並沒有什麼區別;但由於其使用的材料是可以降解的硬紙板,不僅綠色環保,且造價低出許多,同時移動更為靈活,目前已經在“好運北京”的各項體育賽場上廣泛應運。在明年北京奧運會的各個比賽場館裏,也將少不了它的身影。
  據悉,這個紙質清潔箱是入圍2007年中國“包裝之星”獎的眾多設計作品中的一件。和這個使用紙質材料製成的清潔箱一樣,脫下奢華的外衣,降低成本,“綠色”和“創意”,正成為我國包裝設計業界的發展方向。

  相關稿件
法宣傳得力 公眾支持包裝塑料袋改革 2007-12-05
法國環保宣傳得力 公眾支持包裝塑料袋改革 2007-12-05
各國拒絕塑料袋有高招值得借鑒 2007-12-03
菲律賓:禁用塑料袋帶來新商機 2007-12-03
歐盟:有償使用塑料袋成為風尚 200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