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菜花止咳喘但不宜久烹飪
    2007-10-10    記者:劉翔霄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中醫認為,花菜性平味甘,可強腎壯骨、健脾養胃,適用於久病虛損、腰膝酸軟和脾胃虛弱者。為防止養分丟失,烹飪時間不宜過長,可用熱水短時焯過之後加調料食用。
  據太原市中醫醫院呼吸病專家王有奎介紹,花菜分白色和綠色兩種,北京俗稱“菜花”。歷史上曾有肺結核大流行,歐洲人用花菜汁製成治療咳喘的藥物,便宜而有效,被稱為“窮人的醫生”。花菜中的蛋白質、微量元素、胡蘿蔔素含量都很豐富,可提高細胞的免疫功能,是防癌佳品。較白菜花而言,綠花菜含維生素C更多,且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對脾虛胃熱、口臭煩渴者更宜。
  專家&&,用於治療肺氣不足引起的咳嗽氣短、消瘦乏力等症時,可以花菜、百合、杏仁以“四比二比一”的比例煲湯,起鍋時打入雞蛋兩個,加濕澱粉少許,加調料即可。用於熱毒引起的胃熱、口苦、咽幹舌燥、不思飲食、頭痛目赤時,可用綠菜花掰小塊洗凈,加泡好的白木耳、少許菊花和冰糖文火煲後食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