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有太多美好的東西吸引我們
    2007-06-15    本報記者:呼濤    來源:經濟參考報
    滿懷感動與好奇,哈爾濱阿爾巴特餐廳的經理李良接受俄羅斯駐瀋陽總領事館的邀請,參加“獨立日”酒會。讓中國人倍感親切又差異明顯的俄羅斯文化,在這樣的“平民大使”推介下走入中俄百姓生活中。
    “誠摯邀請您參加俄羅斯‘獨立日’慶祝活動”,一封俄羅斯駐瀋陽總領事館公函讓李良着實吃驚——領事館的酒會、領館官員的感謝和家宴、招待。在音響裏放上請俄羅斯朋友帶來的俄羅斯流行歌曲CD,李良向好奇的客人介紹着今天的俄羅斯和“獨立日”的慶祝活動。
    身着正裝與外國官員交談、在領事館官員的陪同下參觀,如此高規格的禮遇讓他這個自稱“餐廳小老闆”感到,自己多年執著俄羅斯文化很有意義。領事館官員告訴他説:“你和你的俄式餐廳的故事在俄羅斯人中間很有名,我們感激你這樣的‘民間文化使者’。”
    剛剛從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比羅比詹旅游、“取經”歸來的李良已經是第四次去俄羅斯旅游,40歲的他説,“走進金頂閃閃發光的教堂、觸摸硬度極高但曲線完美的鐵藝圍欄、品嘗汁濃味美的俄羅斯大餐、跳躍在活力四射的俄羅斯流行音樂……太多美好、溫暖的東西,吸引我們去更多地認識今天的俄羅斯!”
    在“濃縮”了包含俄羅斯風格等西方建築的哈爾濱中央大街上,李良以俄羅斯街道“阿爾巴特”命名的西餐廳與老俄式西餐廳華梅相隔不遠。這個以俄僑留下的鋼琴、書櫃、桌椅裝飾起來的小餐廳,菜單上列出的是讓俄羅斯人都覺得地道的“家常菜”,書櫃裏擺着的滿是有關俄羅斯的書籍。餐廳的墻上則滿是俄羅斯和哈爾濱不同歷史時期的珍貴照片和地圖。
    “我是在哈爾濱外僑住宅集中的道裏區長大的,俄僑家裏的紅湯、列巴、啤酒和鋼琴、油畫讓我從小就對這個鄰近的民族很親近。”李良説,“工作後,我突然發現中國人對俄羅斯的印象還多留存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紅場等歷史上的經典畫面中,找尋歷史得來的印象顯然落後於時代的發展。新的音樂、電影、建築和社會變化——今天的俄羅斯更值得中國人重新認識!”
    曾經在俄羅斯學習、工作10年的朱南平博士在黑龍江省社科學院從事俄羅斯研究工作,他説,“文化是民族性最直觀的反映,俄羅斯人在藝術、文化上的創造性總讓人覺得這是個有活力的民族。在俄羅斯西餐廳裏聽音樂、品美食,李良的用心讓中國人、俄羅斯人都佩服!”
    在這個融合了俄式西餐廳、酒吧、文化沙龍的小店裏,俄羅斯留學生、生意人、旅游者和中國朋友一同感受着變化中的俄羅斯。俄式腌青魚、奶汁肉餅、魚子醬、伏特加……這些從俄羅斯、烏克蘭遠道而來的美食、美酒,在俄羅斯經典與現代音樂中會聚在一個中國人經營的小店裏。
    聽着老朋友李良“獨立日”慶祝酒會歸來的感慨,在黑龍江大學教授俄語的俄羅斯青年丹尼斯決定把自己33歲生日的派對定在阿爾巴特。“我要把俄羅斯的朋友和我的學生、同事帶來,在這裡感受今天俄羅斯的‘味道’。”
    “相對於很多中國周邊國家亞洲人的面孔,俄羅斯是個很有感官衝擊力的國家。在這個每座城市都有教堂、博物館的國度裏,異域風情和厚重的文化、藝術底蘊都極具吸引力!”黑龍江省旅游局行業管理處處長王洪國説。
    據黑龍江旅游局統計,近年來,中國公民經由黑龍江省出境到俄羅斯旅游的人數每年在30萬至40萬人,俄羅斯入境中國的游客人數約為80萬人。
    中國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也指出,近年來,中俄兩國旅游業合作密切,俄羅斯入境中國的游客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去年俄來華旅游人數達到310多萬人次。中國已成為俄羅斯人旅游首選目的地之一。
    據介紹,相對於很多其他國家,中國不僅旅游景點接待設施完善而且不同類型的旅游休閒項目選擇空間大,價格便宜更是具有吸引力。
    哈爾濱市康輝國際旅行社工作人員介紹,在黃金周期間,只用不超過2000元就能去俄羅斯邊境城市旅游很具有吸引力,即使是去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城市的價格相對其他出境旅游也具有優勢。
    對於中國人來説,俄羅斯的民俗風情、建築藝術是與本民族完全不同的,尤其是“紅場”、克裏姆林宮、軍港設施等歷史色彩濃重的標誌性景觀和俄羅斯近年來城市的發展更是牽動人心。
    “現在,中俄兩國間往來的手續簡便,到五大連池泡溫泉,到綏芬河買時裝,到哈爾濱上大學、學漢語都成為一些俄羅斯家庭的‘常態’。直飛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辦公、旅游很方便,去海南、雲南旅游更是大有人在。”在中國學習漢語的留學生娜佳説,她正在迎接即將來中國旅游的家人。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