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産率直線飆升 婦幼專家憂心忡忡
    2007-05-18    記者:朱旭東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記者日前從南京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去年南京地區接産醫院平均剖宮産率近40%,有的醫院剖宮産率竟達62.7%,為歷史之最。據資料記載,1986年、1996年南京地區剖宮産率分別為8.1%和20.3%。人們不禁要問:剖宮産率為什麼會直線飆升?剖宮産是否為最佳的分娩方式?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徐芾認為,導致剖宮産率迅速上升的是各種“社會因素”。她説,如今流傳着一種錯誤認識,認為剖宮産是分娩的理想方式,無痛、安全、快捷、簡便;頭部不受擠壓,娩出的小兒聰明。這種剖宮産“思潮”先從大城市開始,逐步波及到中、小城市甚至農村。“衞生部2002年全國性調查顯示,剖宮産率為38%至61%,我國當時已成為全球剖宮産率最高的國家。現在更是達到驚人、且讓人難以置信的水平。”
    徐芾説,現在很多青年人對自然分娩心存疑慮,過分焦慮與緊張,缺乏信心,受家屬和朋友經驗的影響,誤認為剖宮産是一種“享受”,一種特殊的待遇,因而主動要求剖宮産。“很多人在找關係要求做剖宮産,有的家屬甚至還對醫生施加壓力,一些醫務人員被迫施行無指徵的剖宮産。”
    不僅如此,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數字迷信”盛行的影響下,為孩子選擇“黃道吉日”而強烈要求剖宮産的人明顯增加,要求剖宮産的人數讓醫生“應接不暇”。南京一家大醫院,曾經在一個帶“發(8)”的日子裏施行了56&剖宮産!
    徐芾&&,雖然隨着醫學的發展,剖宮産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但首先應該明確:剖宮産畢竟是一種手術,既然是手術,其併發癥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即使從優生優育角度看,盲目剖宮産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徐芾説,“剖宮産兒更聰明”的民間説法並沒有科學依據,近年來發現剖宮産兒患感知綜合失調的越來越多,因為剖宮産使孩子失去了經過産道擠壓獲得觸覺訓練的機會,引起出生後觸覺學習不良。“這些孩子上學後常會不認真聽課,東張西望、心神不定,從而造成學習困難。”
    徐芾&&,剖宮産只是解決難産和某些母嬰併發癥的一種手段,並不是理想的分娩方式。女性天生就具有生育下一代的能力,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健康的母親和一個發育正常的胎兒是能相互配合完成分娩過程的,自然分娩是理想的分娩方式,而盲目追求用剖宮産的方式來終止妊娠的“思潮”是違背大自然規律的,是不科學的。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