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知名品牌Comme des
Garcons的創始人,是日本當代大名鼎鼎的“另類”時裝設計師川久保玲。川久保玲生於上世紀40年代,父親是東京應慶大學的教授。她本人在慶應義塾大學讀藝術系,畢業之後,到一家服裝面料廠的廣告部就職。隨着對布料的了解日漸增多,川久保玲對服裝設計産生了興趣,不久,她成為一名獨立的服裝設計師。
1973年,川久保玲成立了自己的服飾品牌Comme des
Garcons(法語意思是“像男孩”)。1975年,該品牌在東京舉行首次女裝發布會。1981年,川久保玲第一次在巴黎時裝展上舉行發布會。她充滿想像力與創新的風格,立即受到國際時裝界的重視,並為Comme
des Garcons品牌奠定了地位。
川久保玲的設計充滿大的黑色方塊,她在時裝秀上選用哀怨的背景音樂,模特醜陋不潔。當其他設計師的作品強調突出女性的曲線時,她卻讓服裝厚重、扭曲甚至支離破碎。她的服裝往往不體現體型,也沒有對稱和常規比例。據説,Comme
des
Garcons時裝在銷售的時候,必須有如何穿着的指示説明,以便顧客能夠正確地穿上身。這個品牌的“乞丐裝”,曾經引領了上世紀80年代初寬鬆、不對稱的服裝設計潮流。
1983年,川久保玲獲得日本《每日新聞》時裝設計獎,1987年她獲得美國時裝技術學院榮譽學位。與高田賢三、三宅一生和山本耀司等日本現代時裝設計大師不同的是,川久保玲既沒有赴海外留學師承歐洲時裝設計,也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主修服裝設計,但在日本,她做出的設計並不是純民族的東西,她的意識甚至超過堪稱前衛的歐美,她的許多作品比時裝界的流行超前許多。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她的服裝,但她以鮮明的個人風格贏取了世人的認同。甚至有評論家預言説,Comme
des Garcons和普拉達(Prada)的設計風格,將會是新世紀的服裝藍本。追求流行的人絕不能忽略川久保玲。
Comme des
Garcons品牌在經營上也頗具特色。例如,它在當時沒有時裝設計師開店的紐約藝術區——蘇活區開設了第一家服飾店,10年後,當蘇活區處處是高級精品的陳列架時,Comme
des Garcons又退出這裡,率先遷到原本倉庫林立的雀兒喜區。如今雀兒喜區的藝術比蘇活區更前衛,作品都非常超現實與另類,而Comme des
Garcons店內超現代感的裝潢也成為一時的熱門話題。 Comme des
Garcons的總店目前位於巴黎,習慣穿一身黑衣、留着齊眉齊肩短髮的川久保玲仍是品牌總設計師。這個品牌如今在全世界已有200多個專櫃或精品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