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與安東尼奧尼一起的時光》
作者:李宏宇譯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意大利人米開朗琪羅 安東尼奧尼,有不少現年40歲以上的中國人都還記得他,這可是個在世界電影史上光芒四射的名字。
1994年至1995年德國著名電影導演維姆 文德斯在與安東尼奧尼共同執導影片《雲上的日子》時,寫下了一部拍攝日記,以《與安東尼奧尼一起的時光》為書名出版。讓人一睹電影大師的光彩,看到兩位導演碰撞出精湛的藝術火花。
拍攝《雲上的日子》時,安大師已中風多年,不僅行動不便,還喪失了説話和寫字的能力,在因病停止拍攝工作近10年後,他重燃創作慾望。而文德斯作為“新德國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已蜚聲影壇,出於對電影藝術的熱愛和追求,文德斯甘願當配角,他依照安東尼奧尼的草圖和一些不那麼靈便的手勢、動作,真誠地協助執導,完成了一部傳世的電影傑作。在文德斯的日記中,字裏行間飽含着他細緻的洞察力和對安東尼奧尼的崇敬之情,真實而感人地記錄了當代電影經典之作的創作過程。
文德斯評述安東尼奧尼説:“他像他的作品一樣鎮定而有派頭,他的每一點見解都如同他的電影那樣激進與現代。”“拍電影對他而言是那麼重要的存在體驗。在他眼裏,每一個手勢和每一次攝影機運動都成為某種必不可少、永恒不變和確鑿無誤的東西。在這個時代,電影院放映的那麼多東西都是任意而為毫無個性,而他實在是另一種影像創作的典範。”
《雲上的日子》是四個各不相同的愛情故事,似相連似不相連,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不可實現的愛情。四個故事的章節主要由安東尼奧尼執導,文德斯負責執導把獨立章節&&起來的框架部分。我以前看過幾次《雲上的日子》,真的是看一次有一次的體會。現在邊看書邊找出DVD再看,又多一層感受。
我的這張碟是搞電影研究的朋友送的最後剪輯前的工作片,比正式上映的片子長一些,能更充分看出兩位大師和多位明星的風采。模特出身的茵內斯 薩絲翠飾演的鄉村女教師卡門嫵媚動人,蘇菲 瑪索用不多的對話和肢體語言表現出角色的複雜的感覺和激情,男演員金 羅西-斯圖爾特的沉靜、約翰 馬爾科維奇的憂鬱,男女演員説得上個個出色。
不像中國的“大導演”一開口就上下五千年,文德斯的語言極為普通,沒有高深的理論和生僻的概念,讓我們這些門外漢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享受中了解了一部電影是怎樣誕生的,也看到藝術大師工作的過程和思想的火花。
當然,拍攝一部影片遠非我們看這本書一樣輕鬆。參加過拍電影、哪怕是在現場看過拍攝的人都知道,一部優秀電影的拍攝和製作過程極為艱辛。“因為每一條都需要單獨的一卷膠片,所以攝影機每次都得重新上膠片。這是件嚴重折磨神經的差事。但正因為它是這麼難,每個人都必須全力以赴工作,所以全劇組始終全神貫注。”文德斯的日記中這類的記述時常出現。但是對於熱愛電影藝術的人來説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文德斯説:“我無悔於陪伴米開朗琪羅度過這段時光。”
安東尼奧尼的名言是:“生命對我而言只意味着一件事——拍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