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工業園區時從規劃時就引入循環經濟的理念,引進企業時完全按照循環經濟産業鏈鏈條招商引資;改造老工業園區時依託循環經濟理念布局産業升級改造,騰籠換鳥的同時提高單位土地産出率——記者日前隨發改委循環經濟發展處舉辦的“循環經濟專家行”活動赴上海化學工業園區和上海莘莊工業園區調研時發現,無論是新建工業園區,還是改造升級傳統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理念在我國工業園區的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新建工業園區時就按照循環經濟原則規劃好産業鏈,按照産業鏈鏈條招商引資的,上游産業企業的副産品成為下游産業企業的原料,如果還有副産品無法進行利用,園區主管機構將引進補鏈的企業——這是一個互利共生的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在上海化學工業園區,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程會強這樣評價。他説,良好的初始規劃保證了工業園區將來發展的科學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而化工園區是最容易實現循環經濟流程的,各企業化工品之間用管道連接輸送非常方便,企業也通過成本的降低享受到發展循環經濟的好處。
但專家&&,我國90%的工業園區都屬於傳統工業園區,規劃得較早,起點不高,但是,它們目前也在用循環經濟的理念進行升級改造。“上海莘莊工業園區升級改造時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土地産出率如何進一步提高,這裡土地價格較高,原來的老廠區和住宅區交織着,重新規劃不可能,只能通過循環經濟的理念,採用騰籠換鳥策略,並在企業和單位內部引入精細化、制度化管理。”上海莘莊工業區管委會副主任鄭守疆&&,莘莊工業園區所走的道路是傳統工業園區的升級改造,在改造中,嚴格企業入駐門檻,集約利用土地資源,都是要堅持的原則。比如,強化綠色招商和環保前置審批,對當前雖有市場,但技術落後、破壞生態的項目不批准,按照發達國家的環保慣例,實行土壤本底檢測檢查。據介紹,莘莊工業園區因此每年約有10%的項目因為環保不符合標準被拒。
記者在上海這兩大工業園區看到,工業園區內的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已經不僅僅是企業行為,而是通過企業員工與社區居民的參與,成為了一個社會化的行為。如莘莊工業園區的大金空調(上海)有限公司和保力馬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其從採購環節就開始實施綠色採購標準,對供應商的環境配套措施進行評估,把採購不含有有害物質的零部件作為優先採購標準進行推進。在辦公室節能方面,它們還有嚴格細緻的公司規章制度,採用節電措施和設備,減少廢棄物的産生。這些公司的通過要求員工和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循環經濟建設,已經使發展循環經濟在工業園區成為一種社會化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