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IT産品採購服務廣場落戶北京
    2007-12-17    記者:曾亮亮 實習生:葉奐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幾個電子行業協會已在北京中關村選好了地方,建設全國首個IT産品採購服務廣場,以滿足政府採購、大宗採購、行業採購的需求。”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秘書長助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聯盟執行秘書長劉峰日前向記者透露。
  記者了解到,全國首個IT産品採購服務廣場落戶北京中關村科貿八層,面積達一萬餘平方米,將於明年三月建成。主要包括國內知名的計算機廠家的計算機、服務器、打印機、辦公設備等項目,以及這些項目的維修服務、個性化服務等方面的內容。在八層的大平面中,還將展示産品未來發展的區域,向採購人展示企業的高科技産品,讓客戶了解企業産品現在的水平和未來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信息産業發展很快,成為全球信息産業鏈條的重要環節。電子信息産業規模也位居世界第二。據了解,今年1-9月份,信息産業完成增加值1.2萬億元。電子信息産業8000億元,電子信息産品對外貿易額5610億美元,增長22%。其中出口3170億美元,增長24%,佔全國出口總額的36%。
  電子信息産品的快速發展也影響着政府、大宗行業等對IT産品的採購。最新發布的報告預測説,未來四年,中國政府行業的IT支出將以年均15.3%的速度增長,到2008年將達到554.1億元。但近年來,不少地區的政府對IT産品的採購不斷受到社會質疑。
  劉峰指出,現行的政府採購在實施過程中仍存的問題導致了IT採購備受詬病。他説,政府採購存在制度化建設滯後,政府採購機構設制不盡規範、合理,政府採購項目單一,範圍狹窄,政府採購預算編制滯後,政府採購招標投標機制不健全,信息不通暢,市場滯後,政府採購隊伍素質良莠不齊,專業人才缺乏,監管不到位、操作不規範、效率低下等問題。
  “採購IT産品時,不少政府指定用微軟。實際上就是鎖定了一個企業的某個型號的産品,那就沒必要再進行政府採購了。對於其他企業的競爭就不太公平了,有悖於市場原則和政府採購的公信原則。”一位計算機採購專家告訴記者,IT政府採購中存在的問題,已引起不少廠家的投訴和質疑。這也讓政府採購中心的負責人感到——有必要建立一個公正、公信、第三方來進行政府採購。
  劉峰認為,政府採購要鼓勵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政府是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政府採購也包含着對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的鼓勵。企業在參與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發揮各自優勢加大服務力度,根據市場特點和需求,加大節能環保産品推廣。倡導建立以區域中心城市為軸心的區域性IT産品政府採購服務廣場,可以發揮省、市政府採購機構在規範運作、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避免盲目採購、重復採購、多次採購所造成的重復作業和浪費現象;變零星為集中,變零散為規模。同時,發揮行業協會專業與服務作用,發揮産品檢測、環評機構仲裁與監督作用、發揮生産企業與市場管理運營等方面的服務優勢,提倡企業自律、服務標準規範的市場行為,運用市場競爭機制共同推動政府採購工作的開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