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茶葉出口大面臨“外憂內患”
    2007-07-23    胡一敏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杭州電 據杭州海關透露,作為我國最主要的茶葉出口省份,浙江省茶葉出口前5個月繼續保持增長。數據顯示,1月至5月全省累計出口茶葉7.3萬噸,價值1.3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8.6%和16%,出口茶葉量、值已佔到全國總量、值的60%和55%。然而,平穩增長的背後,有關專家對浙江省茶葉出口面臨的“綠色壁壘”、無序競爭等“外憂內患”深感擔心,希望有關部門未雨綢繆,確保浙江省的茶葉出口能夠健康發展。
  “‘綠色壁壘’不斷加高,已經成為浙江省茶葉出口的主要障礙。”杭州海關統計分析專家比對着近階段茶葉出口數據&&擔憂。2006年以來,日本實施了食品中含有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殘留限定標準的“肯定列表制度”;今年,歐盟茶葉委員會公布歐盟及德國茶葉新農藥殘留標準,增加了啶蟲咪等10個農殘項目並更新了其他10個農殘項目的新限量。今年頭5個月,全省對美國和日本分別出口茶葉0.2萬噸和0.3萬噸,同比降幅達到了69%和26%,而在去年,這兩個國家是我省茶葉出口的第三和第四大市場。與此相對應,浙江省茶葉開始大量搶灘摩洛哥、毛裏塔尼亞等非洲國家市場。
  除了國外市場的嚴格准入要求外,茶葉自身的品質問題也給“浙江茶”出口帶來了一些不穩定因素。據了解,目前,浙江省大部分茶葉企業生産、加工規模偏小,技術不規範,導致出口茶葉産品質量不穩定。甚至有部分企業為了短期利益,採用不正當手段摻雜造假,嚴重影響了茶葉出口的聲譽。
  從2006年起,茶葉出口經營權放開,茶葉出口配額管理取消,使很多內貿企業及專業外貿公司“涌入”茶葉出口領域,壓價傾銷的現象有所抬頭。
  在“外憂內患”面前,杭州海關建議企業應保持清醒頭腦。一方面,政府應有意識地扶持、培育一批在國際市場上信譽好、有自主品牌的大型茶葉生産和出口企業,加大品牌對外宣傳力度;另一方面,要積極建立可靠的茶葉産品質量追溯體系,維護出口茶葉信譽。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