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圍剿中國LED産業
終端僅有10%利潤,卻有90%的中國本土企業在終端領域搏殺
    2010-08-30    作者:孫維晨    來源:國際金融報

    LED,發光二級管。這項重要的電子元器件已成為世界電子産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聚集於中國的LED生産商雖數目眾多,卻只能獲得極少的利潤。而高居於産業鏈最頂端的外資企業卻“手捧”巨大的”蛋糕”樂此不疲。

  利潤極少

  近年來,LED技術迅速發展,並開始大量應用於城市景觀照明、道路照明等,LED照明企業也不斷增多,行業年産值迅速膨脹,成為各國振興經濟的重點發展領域。中國的“十城萬盞”,美國及歐洲的固態照明計劃等,都將LED照明産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
  儘管中國擁有眾多的LED生産企業,但他們卻並未獲得應得的行業利潤。因為無論是核心技術芯片還是産業鏈的頂端,都被眾多外資企業所掌控。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半導體照明專業委員會主任唐國慶接受媒體採訪時説:“掌握外延片和芯片等核心技術及製造的企業,佔據了整個鏈條70%的利潤。”而在所剩不多的30%利潤中,還有20%被芯片封裝企業拿走了,只有10%留給了終端應用環節。
  其實,2009年開始,中國LED照明市場上,外資企業就“快馬加鞭”搶佔市場。歐美以及日係照明巨頭紛紛推出LED照明新品。其中,日本企業諸如松下、東芝等六大照明巨頭在短短幾個月內便前後宣布進入LED照明領域,將自身研發的LED照明燈泡推向市場。
  不僅如此,價格戰也打得熱火朝天。據悉,2009年6月,日係夏普向市場投放了一種燈泡式LED燈管,其價格貼近原種類産品的一半。隨後,另一隻日係強手——東芝照明開始下調價格。松下,三菱也按捺不住,齊步推進LED市場的爭奪。至此,日本國內的主要照明廠商全部聚齊。
  “LED産品原本就不多的終端利潤就這樣被歐美和日本企業瓜分,而上游産業的利潤,中國根本無力競爭。”一位珠三角的LED從業者如是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全中國基本上90%的LED企業都在終端領域搏殺,而外資企業則掌握上游的大部分利潤。我們企業一直堅守在利潤最薄弱的終端環節,卻無力在技術上有所作為。”行業人士無奈地説。

  機會尚存

  雖有無可回避的技術水平的差異,但這並非意味着中國企業只能在産業鏈低端生存。作為新興行業的LED,雖然其核心芯片技術被國際巨頭所壟斷,但是如果國內企業傾力研發,就有可能在掌握核心技術後搶得頂端的利潤。
  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末,珠三角地區有1300多家從事LED中下游業務的企業,其中深圳超過900家。但是,具有頂端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卻並不多見。據稱,中國本土具備LED芯片生産能力的企業僅62家,若加上大規模封裝能力的企業,布局産業鏈中上游的也不過幾百家。而在西方發達國家,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在新興産業方面的研發投入都非常大,一些公司動輒就拿出數億甚至數十億美元。
  而全球LED核心技術四巨頭——科銳、日亞、歐司朗、飛利浦則大約掌握着70%的利潤份額。以科銳為例,科銳全球戰略和商業拓展業務副總裁曾坦言:“中國LED照明市場是科銳收入增長的重要因素。”目前,科銳已計劃將LED産業重點轉移到中國,該公司2010年約1.67億美元的投資計劃中的絕大部分將在中國使用。
  有預測稱,預計到2010年我國LED銷售産值將突破1500億元,這一數據是2008年的兩倍,並以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長。上述歐美日本企業正是看中了中國的LED的海量需求。而國內有些企業則由於資金不足揮淚遠離研發領域。
  而在國內的潛力企業中有這樣一種看法:LED産業的關鍵問題在於,政府應該預見到掌握核心技術對發展新興産業的重要性。如果企業沒有能力去研發,那麼政府應該扶持其進行技術革新。
  業內人士建議,在産業扶持政策上,政府可參照日本等國家的具體實施細則,對採用LED的企業給予碳排放額度折算後的現金補貼,以促進國內LED照明企業獲得合理利潤並加大技術生産。
  令人興奮的是,8月份,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半導體照明節能産業發展意見》(簡稱《意見》),將鼓勵國産裝備,建立國産裝備的風險補償機制,支持關鍵設備國産化,並明確了半導體照明節能産業發展的“六年計劃”。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産業研究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意見》的&&當然是好事。但是,核心技術、人才、標準體系及資金的缺失並不能簡單依靠《意見》來解決。鼓勵措施&&後,應當儘早完善財政補貼等措施,以免打擊參與者的積極性。”此外,他説,産品的國標體系以及更為關鍵的核心人才也需要得以解決。

  相關稿件
年內將公布多項LED産業國家標準 2010-08-30
LED産業多項標準年內公布 2010-08-23
TCL手機業務高增長 LED背光液晶規模初現 2010-08-13
同方30億元投建全國最大LED基地 2010-08-09
LED電視步入細分時代 201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