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片看漲預期之下,業界都在把抓糧源當作重中之重,“廝殺”不可避免。糧食收購價也隨之一路飆升——用河南農民劉大偉的話説,“現在每斤一塊多的收購價,我種了40多年地也沒有見過。”
記者多方調查發現,夏糧收購戰只是外資搶灘農産品深加工産業的冰山一角。隨着我國消費水平的提高,農産品深加工領域已經成了各路資本的必爭之地。
中國糧食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飼料用和深加工。長期以來,我國深加工用糧量不到糧食總量的8%,農産品加工比例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
但是隨着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農産品深加工已經具備了産業化的基礎,嗅覺敏銳的外資顯然已經看到了機會。
以擁有“金龍魚”、“胡姬花”等多個知名品牌,佔據我國食用油市場50%份額的外資龍頭——益海嘉裏為例,該公司最近就對麵粉産業發起了進攻,目前已經在全國各地布局了12家麵粉加工企業。
為了保障市場供應,益海嘉裏勢必要加大夏糧的收購力度。其實,早在5年前益海嘉裏就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進入了中國的糧食購銷領域。在諸多外資企業中,益海嘉裏無疑是進入最早、布點最完整的。
河北某地國儲局人士&&,今年糧食價格上漲較快,收購主體比較多是主要原因之一。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在當地投資建廠的益海嘉裏,該企業今年從他的庫裏購買了5000噸輪換糧。
此外,益海嘉裏還通過糧食經紀人,從農民手裏直接買糧。河北某農民對本報記者&&,“國有企業收購時各方面要求太嚴格,相比之下,我更願意賣給益海嘉裏。”
安邦諮詢分析師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此輪小麥收購中,益海嘉裏在河南的收購量達到5萬噸,絲毫不輸於中儲糧。
在外資的猛烈攻勢下,部分央企顯然也加大了防守力度。
記者了解到,由於規模大、資金雄厚,中糧收購小麥的價格要比一般市場價高。例如,在小麥主産區河南,中糧集團的收購價是每斤1.03-1.04元,而目前其他收購主體的價格是每斤1.02元。因此,同樣作為2010年糧食收購的新入局者,中糧集團在夏糧收購中大有斬獲。僅在河南南陽,中糧集團的小麥收購量就達到31.6萬噸,遠遠高於益海嘉裏。
儘管從短期來看,外資的入局給農民和城市居民都帶來了一些好處,但是專家提醒説,外資滲透糧食産業蘊藏的風險不容忽視。
中國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進入農業和食品産業鏈的外資越來越多,農産品資源和市場定價權面臨被外資操縱的風險,也為我國的糧食安全埋下一些隱患。
因此,培育和扶持我國本土的農産品深加工産業已經刻不容緩。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相關部門正在組織編制農産品深加工技術裝備行業發展規劃。
長期以來,我國生産的農副産品加工機械,以初加工、小型、單機為主,主要購買與使用對像是個體農民。農産品加工業的技術裝備滯後,成為加快發展農産品加工業的瓶頸。相關規劃的&&,將有助於破解這一難題。
此外,農産品深加工企業的“重稅”負擔也有望得到解決。目前,我國深加工企業增值稅的實際稅率高於工業企業17%的稅率,全國工商聯已經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即按17%的稅率收繳農産品深加工企業增值稅。對於多年來超標準徵收的稅款,採取合理合法的辦法(如逐年抵扣應納稅款)加以退還。
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扶持和引導下,本土農産品深加工企業將獲得較快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