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為期兩天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包括寶鋼、沙鋼在內的鋼企老總紛紛明確,已與三大礦山簽署了不同的“臨時協議”。他們同時稱,在原材料上漲和下游産業形勢不明朗的形勢下,鋼企利潤受到明顯擠壓,部分企業不排除減産的可能。
鋼企承認臨時價格
繼中鋼協負責人4月底首次承認臨時協議價格的存在後,寶鋼、沙鋼負責人也相繼承認,出於生産的需要,鋼廠已與三大礦山簽署了不同的臨時協議。
沙鋼集團董事長沈文榮透露,鋼廠與礦山的臨時協議,既有按照季度定價,也有一月一談的。他稱,由於礦價已經到超出生産成本的地步,目前沙鋼已經停止了鐵礦石進口,而依靠庫存進行生産。
“現在我們要生存,只有臨時結算。”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也坦言了鋼企簽署了臨時協議的困境。他説,未來季度定價的具體細節還未確定,但不管談判結果如何,鐵礦石成本高企已成定局。
從此前中鋼協的松口,到近日眾鋼企的表態,這場持久戰的結果幾乎無聲的塵埃落定。
鋼材前景不樂觀
“原料産品的攀升擠壓了鋼鐵企業的盈利空間,成為2010年我國鋼鐵企業要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中鋼集團總裁黃天文直言不諱,全球範圍內的通脹因素與需求穩定復蘇推高了原材料的價格。
自3月8日,日本鋼鐵公司與澳大利亞必和必拓集團達成了協議,二季度鐵礦石進口價格提高到100美元,比去年年度價格上漲了50%以上。至4月下旬,印度港口報價攀升至每噸185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5倍。
“儘管今年第一季度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鋼鐵業都出現了復蘇,但經濟效益非常低。”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稱,鐵礦石漲價擠壓了鋼鐵業的利潤空間。
在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前提下,下游行業前景也並不樂觀。受宏觀調控影響的房地産會減少建築鋼材用量,隨之減少下游汽車、家電需求,從而影響到熱軋、冷軋等鋼材需求。基於這些擔心,徐樂江對未來的鋼材市場並不樂觀,“今年恐怕是上半年日子好過,下半年要往下走。”
如果價格持續漲下去,或者礦價始終高位運行,沈文榮也稱,沙鋼“寧願不生産或者少生産”。
跨區重組或加強
鋼鐵行業兼併重組的話題意料之內是眾鋼企老總聚焦一堂的熱點。
2009年,國內鋼鐵企業加快並購步伐。首鋼集團重組水鋼、貴陽特鋼、長治鋼鐵公司,寶鋼重組寧波鋼鐵,河北鋼鐵集團、山東鋼鐵集團也加大整合力度。去年我國全五家鋼鐵企業佔市場份額為29%左右,前10家鋼鐵企業所佔份額達到了43%以上。
雖然兼併重組的步伐沒有停歇,但徐樂江認為,時至今日,中國還沒有真正的市場化鋼企並購,並且地方政府已成為鋼企跨區域重組的障礙。
徐樂江説,現在的並購重組大多局限於一個行政區域內,很多地方政府都出於地方利益考慮而阻止本地鋼企被外地鋼企並購。
儘管跨地區阻力依然很大,黃天文仍認為,“2010年,跨省、跨區域尋求資源互補方式的並購重組將明顯增加。”他説,對比發達國家鋼鐵工業發展路徑來看,鋼鐵工業是一個從戰國時代逐步步入三足鼎立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