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降溫催冷鋼鐵水泥家居等上下游産業
    2010-05-1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驟冷的房地産市場正在把低溫傳導至鋼鐵、水泥、家居等相關産業。
  本週4月份一系列經濟數據將發布。由於去年上半年基數較低,業內普遍對4月數據預期樂觀;但從環比角度看,也有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長已經到頂,而下半年經濟將進入減速通道。
  今年一路上升的鋼價開始掉頭向下,到4月底主要鋼材價格跌幅達數百元,鋼鐵股也節節下跌,這主要是源於對需求的悲觀。
  “這將直接導致用鋼需求的下降。”沙鋼集團董事長沈文榮這樣評價樓市新政對鋼鐵行業的影響,“而且衝擊非常大,今年下半年市場將明顯不如上半年。”
  而在水泥、家居等行業,影響要滯後一些。但業界認為,也就幾個月的緩衝期。

  鋼鐵:鋼價股價提前反應

  新政&&一段時間後,中國主要鋼鐵研究機構均對此進行了評估,有的認為新政對鋼鐵市場並沒有太大影響,甚至認為抑制房價是鋼材市場的利多因素。
  但實業界卻普遍比較悲觀。沈文榮&&:“如果房地産新政持續下去,明後年對鋼鐵的打擊也是非常大的。”沈文榮領導的沙鋼集團主要生産建築鋼材,此輪房地産調整對其衝擊最大。
  雖然太鋼集團的主要産品是不銹鋼,但是這家公司也感受到了壓力。太鋼集團董事長李曉波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地産新政對銷售的壓力已經開始顯現。”
  企業界也有比較樂觀的。寶鋼研究院情報中心研究員李國團認為,從城市化進程來看,中長期鋼鐵的需求還會持續增長。但他認為,開發商短期不太可能趁房價尚未明顯回調時加大開工力度。
  房地産業是中國鋼鐵下游最大的消費行業,其走勢還關聯着多個産業的發展。家電、機械、汽車等均與房地産有較高的連帶效應。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産鋼5.6億噸,其中36.1%流向了房屋工程行業。“所以房地産市場的低迷將從多個層面打擊鋼鐵市場需求。”中國聯合商務網行業鋼鐵分析師張平告訴本報。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房地産市場陷入低迷,當年第四季度,中國鋼鐵企業開始陷入全行業虧損狀態,並大範圍減産、停産。
  張平認為,在缺乏建築耗鋼的拉動後,鋼鐵消費的重心必將向工業耗鋼轉移,但由於內需可能面臨的逐漸下降形勢,工業耗鋼的主要動力變成了出口,而出口的形勢目前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水泥:産能過剩雪上加霜

  在房地産行業,除了鋼鐵以外,水泥亦是重要的建築材料。
  “房地産新政對水泥行業肯定是有影響的,我們估計需求量可能下降5%~10%。”中國建材集團旗下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執行副總裁張劍星,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
  不過,張劍星認為,由於短時間內地産商還會繼續進行施工建設,所以房地産新政目前反應還不太明顯,需要3~5個月時間之後才能顯現出來。
  需求的下降,給原本就過剩的水泥行業造成了巨大壓力。去年全年,中國水泥産量16.3億噸,同比增長17.9%。水泥是被國務院多次點名的主要産能過剩行業。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計,目前,中國水泥産能已達19.6億噸,而在建水泥生産線超過400條,新增産能將超過6億噸。
  雖然水泥行業將受到衝擊,但在張劍星看來,鋼鐵行業受到的衝擊將明顯大於水泥行業,因為房地産在水泥行業所佔比重要小於鋼鐵行業。
  天相投資分析師認為,今年水泥需求可能面臨短期的房地産調整,及長期的經濟刺激政策退出導致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回落的雙重影響,但考慮前期開工項目進入施工高峰期,對2010年全國水泥需求情況持謹慎樂觀態度。
  在天相投資分析師看來,房地産調控政策對不同區域的水泥企業影響不同。在東部地區,房地産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較高,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但在中西部等地區,房地産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低於25%,其受房地産調控政策的衝擊預計較小。
  未雨綢繆。“接下來,我們將加快下游的開拓,如承擔國家重點工程,爭取安居工程、廉租房、新農村建設的市場。”張劍星説。

  家居:兩三個月後即受“株連”

  樓市調控,也讓家居行業樂不起來。
  昨晚,全國工商聯傢具裝飾業商會會長、月星集團董事長丁佐宏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當下樓市政策打壓力度空前,上游房地産銷售清淡將直接影響下游的傢具建材裝飾業。房屋成交量的下降使得可裝修面積總量急劇縮水,家居市場銷售預期也將受到挫折。
  作為大規模家居連鎖賣場的董事長,丁佐宏向本報記者&&,傢具行業、家紡行業、餐廚用品行業、裝修業、裝飾行業等在內的細分家居行業會有2~3個月的滯後期。
  麗舍是來自台灣地區的一家歐美進口高級廚衛傢具代理公司。麗舍上海公司行銷部經理告訴記者,在通常情況下,買房與裝修並非同時進行,因此家居行業對樓市政策變化的反應是滯後於房地産行業的。在這段滯後期內,家居企業可以適當調整短期營銷策略,將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消化至最小。
  此外,丁佐宏還認為,目前的中國家居連鎖賣場行業,出現了賣場面積過剩、惡性競爭升級的系統性風險。在此番樓市調控面前,前期比較激進的家居賣場可能會在現金流、利潤貢獻等方面承受較大壓力。

  相關稿件
中國樓市的拐點已經到了 2010-05-07
樓市調控須打破“屢調屢漲”怪圈 2010-05-07
新政迫降瘋狂樓市 理性回歸需持久戰 2010-05-07
樓市漸顯積極變化 健康“入軌”路途尚遠 2010-05-06
[博客]五一樓市宣告房價大跌趨勢明朗 201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