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漸歸常態 再發流動性收緊信號
    2010-05-10        來源:金融時報
    5月10日是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實施日。以目前的貨幣乘數計,將近有4000億元資金被“凍結”。5月11日,按慣例,M1、M2和新增貸款額、CPI、PPI和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等數據將陸續出爐。或許這一系列數據將為央行此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加上“註釋”。
    在4月份經濟數據沒有得到確認的情況下,央行即宣布年內第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多少讓市場略感愕然。但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本次調控政策指向明確,緊縮貨幣總量信號明顯。如果説第一次上調主要是為控制信貸增長過快,抑制商業銀行年初放貸衝動;第二次上調主要是為回籠春節前公開市場投放的大量流動性及節後大量到期資金;第三次上調則在沿襲數量調控之路時,劍指房地産市場。因而,此次量化回收也被認為是在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及各地政府紛紛&&房地産調控政策背景下,貨幣政策給予的積極配合。同時,也再次釋放出流動性收緊信號。
  確實,今年中國經濟開局良好,對外貿易加快恢復,工業生産快速增長,消費增速較快,物價恢復性上漲,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經濟有趨熱傾向、通脹預期增強、地方融資平台越砌越高、房價持續高漲的背後,信貸資金推動因素較為明顯。要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就需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進一步控制流動性,加快貨幣政策向常態回歸,“有保有壓”支持經濟結構調整,擠掉經濟增長中的泡沫和水分,夯實經濟增長基礎,防範金融風險。
  接受記者採訪的多家機構分析師&&,由於食品在CPI權重中佔33%左右,受食品價格推動,4月份CPI很可能高於3月份的2.4%。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目前糧食價格較為平穩,但今年前4個月的災害和異常天氣造成的糧食減産可能會在6月夏收時體現出來,從而引發糧價上漲預期,或將延續至下半年。同時,國家收儲豬肉的政策遏制了豬肉價格連續3個月的下跌後,肉價自4月開始止跌回升,預計這一回升還未結束,對CPI的影響或將持續。另外,輸入型通脹也“烏雲壓頂”。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帶動下,PPI將維持上升趨勢,4月份PPI預測也高於3月份的5.9%。“M1和M2無論從總量還是增速來看,都處於近幾十年來的最高峰。如果現在的數量調控效果不明顯,未來的通脹形勢可能更嚴峻。”魯政委稱。
  為控制貨幣信貸合理增長,今年以來,一方面央行頻頻通過數量型工具回收市場流動性,另一方面銀監會堅持實施審慎監管,其中對信貸投放影響較大的包括“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全面實施,嚴控新增和梳理存量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以及配合國家房地産調控而採取的緊縮措施。業內人士指出,“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要求銀行加強對貸款資金流向和用途的監督,通過實行實貸實付,從源頭上堵住虛假騙貸的制度漏洞。實施新的辦法之後,銀行的貸款不是一次性貸給企業,而是根據企業經營進度支付。而銀行對貸款實行的全流程管理,可保證信貸流向實體經濟。加之目前監管部門正督促銀行做好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自查清理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銀行將嚴格控制新增平台貸款,不符合要求的平台貸款也會加快回收。另外,隨着國家各項調控房地産措施的陸續&&,嚴格的房貸新政將會直接影響銀行的信貸增量。
  金融管理部門上述各項調控措施,不僅會控制流動性、放慢信貸增速,也會進一步促進信貸投放節奏逐漸趨於均衡。當然,貨幣政策向常態的持續回歸,流動性的不斷收縮,信貸閥門的日漸扣緊,對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必會有所抑制,對穩定價格總水平,處理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更是大有裨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信貸政策方面,雖然從增速上看,拐點是確鑿無疑的,但此次拐點的指示意義並不大。從絕對量上看,M2增速和新增貸款目標都處於較高水平,保持經濟正常增長問題不大,且信貸控制也是結構性的、有保有壓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三次準備金率上調和公開市場的連續凈回籠尚未對資金市場構成壓力,上周3年期央票發行力度不減反增,而參考收益率再降。業內人士認為,在準備金率即將上調之際,這一方面因為有到期資金對衝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説明央行調控力度有所升級。同時,市場對於利率上行預期再度減弱,央行未來仍傾向於採用數量型工具。
  相關稿件
央票量價齊升流動性仍將持續收緊 2010-05-07
央行“抽水” 市場或受流動性制約 2010-05-06
央行關注重點從流動性轉到過熱苗頭 2010-05-04
把流動性引入實體經濟 2010-04-23
信貸量拾級而下 流動性合理充裕 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