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資委發布‘退房令’以來,我們開始集中走訪、摸底,為需退出央企的房地産項目進入産權交易市場做準備。”上海聯交所總裁助理楊鈞對本報記者&&。
産權交易業內人士指出,作為企業國有産權轉讓的必經通道,此輪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産業務,一大部分要通過産權市場完成交易,這塊蛋糕相當大。另一方面,産權市場也是有承接資格的央企進行並購整合的重要渠道,記者了解到,16家央企中部分已有進場意願。
楊鈞告訴記者,按照《企業國有産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簡稱“3號令”)和《企業國有資産法》,産權市場被選定為企業國有産權轉讓的必經通道。按照以往經驗,央企的房地産業務轉讓有三種形式,包括:通過內部協議轉讓,由央企自己處置;在央企之間進行股權調整,而這需要國資委批准;凡是要進入公開市場處置的,産權市場將承擔主要責任。楊鈞指出,這78家央企凡是要走市場化途徑進入公開市場轉讓的,絕大部分還是要通過産權市場交易。
如今,上海聯交所在北京有四個部門集中對口各個央企單位,特別是這78家央企,上海聯交所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觸。“目前我們正在集中走訪、摸底,為這些央企的房地産項目進入産權交易市場做準備。”楊鈞説,“目前接觸到的央企進場意願還是很明顯的。”
除上海聯交所之外,京、津、渝三大産交所也擔負着中央企業國有産權轉讓的主要任務。楊鈞坦陳,儘管四家交易所的信息披露是共通、公開的,但具體交易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也有業內人士透露,蛋糕太大了,正在摸底調研的絕不止上海一家。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招商局集團此前已在北京産交所掛牌轉讓下屬房地産項目股權,而中國石化集團也通過上海聯交所挂出了房地産項目轉讓公告。不過這顯然只是開端。楊鈞告訴記者,雖然現在78家央企的房地産業務轉讓還沒有形成態勢,體量還不大,但一旦有好的項目,不排除有資質從事房地産業務的央企來承接。楊鈞透露,16家有承接資格的央企,都有做大做強主業的意願,因此一定會有並購活動,這也是資源配置最主要的形式;並且他們中已有一些表現出了很強的進場承接意願。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78家央企的房地産項目進場,意向買方絕不在少數。有相關項目對接俱樂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民營地産開發商也對産權市場的這類項目興趣很高,但央企退出的路徑還不明朗,因此他們會等相關方案&&再做打算。楊鈞也認為,從上海聯交所房地産項目出讓的歷史統計來看,民營企業有望成為承接央企退出項目的主要承接主體之一。
據上海聯交所市場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房地産項目一直是産權交易市場的熱點,從近期的掛牌情況來看,央企酒店資産剝離工作也正在陸續進行,産權交易市場的房地産項目將由於“退房令”的實施和央企酒店資産的剝離出現爆發式增長。目前聯交所也在通過舉辦定期推介會等形式來搭建投資人溝通平台,特別是與一些行業龍頭和民間資本溝通,積極積累買方資源,為房地産項目實現在保值增值情況下的退出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