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鋼鐵、水泥、造船、電解鋁、煤炭、化工等六大産能過剩行業的央企,今後將被禁止入股商業銀行。但支持通信、電子等行業央企入股銀行。” 中移動入股浦發銀行,一石激起千層浪,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的産融結合問題,再次浮出水面。昨日有媒體援引銀監會權威人士的話報道稱,銀監會將於近期&&規範措施。鋼鐵、水泥、造船、電解鋁、煤炭、化工等六大産能過剩行業的央企,今後將被禁止入股商業銀行。但支持通信、電子等行業央企入股銀行。 該權威人士&&,目前銀監會對央企入股商業銀行十分謹慎。産融結合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資金投向。如果控股股東本身處於産能過剩行業,則難免通過旗下銀行過度融資加速産能擴張和行業競爭,引發惡性循環;而如果控股股東本身處於朝陽行業,就可以加速行業發展。 今年以來,以央企為代表的産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結合正逐漸升溫——3月19日由中國華電集團主導重組並控股的華鑫信託正式開業;中國建築近日在公告出資32.2億控股深圳中海投資後,也&&不排除入股其他金融企業的可能性。據不完全統計,僅滬深兩市具備參股金融概念的製造業公司中,就有21家擁有央企背景。 目前,央企直接控股的商業銀行僅有一個特例,即中石油旗下的克拉瑪依商業銀行。由於該行地處偏遠,且存款人主要為中石油內部職工,與中移動入股浦發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