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頻繁進軍信託 産融結合漸入佳境
    2010-03-19    作者:但有為    來源:上海證券報

    近段時間以來,大型央企入股金融企業的新聞屢見不鮮。幾天前,中移動入股浦發行的新聞被炒得沸沸颺颺。昨日,由中國華電集團主導重組並控股的華鑫信託又正式開業。種種跡象表明,目前我國産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結合正逐漸升溫並漸入高潮。
    事實上,僅僅針對信託公司來説,無論是對在2002年重新登記後正常經營信託公司的重組,還是對經過2002年重新登記,但其後因為經營問題被停業整頓或經營業績不佳信託公司的重組,再或者是對歷史遺留問題信託公司的重組,在2007年3月信託新政發布實施以後所引發的信託公司重組熱潮中,都可以見到大型國企這樣一個群體的身影。
    據記者簡單搜索,僅是去年以來,就有中航工業集團重組江南信託、中石油重組金港信託和華能重組華能貴誠信託等數樁案例。某種意義上説,信託公司通過找“豪門”做股東壯大聲勢,已成為金融領域裏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信託業內人士&&,大型央企之所以能夠頻繁進軍信託業,一方面是有利於央企自身業務的開展,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信託公司的重組和行業的規範,因此往往得到監管部門的首肯。
    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産融結合在中國才剛剛起步,結合途徑、合作方式、關鍵環節安排等均有待探索,但監管部門對産融結合的態度應是“積極探索,規範運作”。
    上述信託業內人士還&&,無論是通過産業投資基金業務為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融資,還是通過資産證券化盤活資産,再或者是對大型企業集團的資産進行資産管理,信託公司的這些業務都是大型企業集團所需要的。
    百瑞信託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研究表明,我國大部分信託公司的大股東均為中國500強企業、金融控股集團、發達地區財政或實力企業,股東實力對信託公司的業務發展有着重要作用。根據2008年信託公司年報,凈利潤和總收入排名前10位的信託公司大股東均為上述背景。
    數據還顯示,經過2009年的信託業重組整合後,如交銀國際信託、華能貴誠信託等背靠強大股東的信託公司得以快速發展。如華能貴誠信託,該公司2009年重新掛牌運營後,在大股東華能集團與貴州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信託業務得以迅速發展。2009年,華能貴誠信託實現凈利潤7283萬,同比增幅達10083%。
    不過,針對這種産融結合的高潮,也有專業人士&&應以冷靜的心態對待。他們認為,産融結合不僅僅能帶來融資杠桿、效益多元化或資源整合等便利,也具有風險普遍化等消極因素。德勤企業風險管理服務合夥人謝安就&&,産融結合併不適應於每個企業集團。從企業內控角度來看,企業進行産融結合或開拓新業務領域,均應服務於企業的戰略目標。

  相關稿件
業界不看好“央企退出房地産” 2010-03-19
[財經洞察]央企爭當地王底氣何來 2010-03-18
央企並非中國經濟的定海神針 2010-03-18
央企瘋狂拿地不把中央放眼裏 2010-03-18
規範央企投資房地産不能再手軟 201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