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信貸實中有虛票據讓位增長需求
    2010-01-27    作者:鄒靚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信貸投放過萬億、商業銀行陸續停貸等一系列消息,牽動着市場的神經。在“信貸均衡投放”的大潮中,商業銀行紛紛拋售票據資産,票據轉貼現利率一路飆升。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除去回購信貸資産由表外轉為表內、擠壓待投放信貸集中釋放兩項“延時性因素”,1月份的新增真實信貸並未及萬億。信貸是否將在2月繼續放量,還有待觀察,在此過程中,票據融資無疑將充當“調節規模增速”的角色。

  “延時因素”摻水新增信貸

  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給市場帶來了連環的刺激效應。在媒體報道1月首周全國投放信貸超6000億元的消息之後,“穩定信貸投放節奏”成了監管部門的統一口徑。有消息稱,截至1月19日,全部商業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1.45萬億。同一時期,中行、工行停貸傳聞引發A股大跌。
  據監管部門表述,“停貸”僅是個別商業銀行自發啟動的規模節奏控制行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1月份特別是上半月的信貸猛增超出了市場預期。資深業內人士認為,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銀監會發布資本充足率新規,是對信貸資産飆升背後隱含風險的提前預警,信貸增長在上周已有所收斂,説明上半月的信貸飆升其實“含有水分”。
  上述人士所稱的“水分”,來自於三個方面。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來自於2009年年底積壓的信貸投放需求。
  其次,商業銀行在2009年四季度為騰出信貸空間,部分採用“雙買斷”形式進行資産轉讓。
  此外,商業銀行在下半年貨幣政策相對從緊的預期下,有充分動機在上半年“囤積規模”,即通過做大票據融資佔用信貸規模,這不僅迎合了銀行與銀行之間的競爭需要,在同一銀行的不同分行間也不少見。
  分析人士稱,即便1月前19天確有1.45萬億這麼大規模的新增信貸,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延時因素”所表現的信貸投放。這是一次性的也是剛性的信貸投放。監管部門更關心的是2010年恢復經濟增長動力下,真實的新增信貸需求。

  票據掉價讓位真實信貸

  1月18日-22日的一週內,商業銀行為供應信貸需求,正大量賣出票據資産。一向只做轉帖的農業銀行票據營業部人士都説,“今年的狀況和去年大不同了”。
  2009年1月,票據貼現利率跟隨“央票利率-shibor利率-轉貼現利率-貼現利率”的利率傳導一路下行。“當時的央票利率最低到了0.9%,導致票據貼現利率與6月起存款利率出現罕見的倒挂現象,由此引發大量套利性票據産生。2010年初並沒有這個因素。”中信銀行資深票據專家稱。
  但出於搶佔信貸規模需要,票據貼現在1月上半月仍有較大增長,“按商業銀行對貨幣政策走向的預期來看,票據融資全年應該是前高後低的走勢”,浦發銀行高層人士這樣&&。
  然而,1月上半月信貸過快增長,使得商業銀行被迫“急剎車”,緩解供需矛盾的任務提前落在了票據融資的身上。中國票據網公開信息顯示,1月1日-7日轉貼現報價以買入為主,佔總報價的78%。而在1月15日-21日一週內,轉貼現報價轉為以賣出為主,佔總報價的81%。
  “這説明上半月商業銀行佔主導的還是收票意願,到了下半月就爭相出票了”,上述人士分析&&。轉貼現利率走勢印證了上述説法。公開信息顯示,轉貼現買入加權平均利率上半月一直穩定在2.4%左右,1月18日為2.3623%,這一利率水平在一週內上漲至1月22日的3.6181%。
  1月25日、26日,轉貼現買入加權平均利率略降至3.4944%、3.4452%。分析人士認為,票據轉出的“恐慌性意願”在上周獲得集中釋放,本週已在市場獲得相對平衡。
  “下半月的票據轉出幾乎是商業銀行的集體行為,大行的意願尤其強烈,因此才推高了貼現利率及轉貼現利率上行。如果2月份真實信貸需求仍然強烈,不排除票據融資繼續騰做他用,但是總體來看,在貨幣政策漸漸收緊預期不變的情況下,票據將作為佔用信貸規模的工具被靈活運用。”一國有銀行票據交易員如是説。

  相關稿件
央行要求防止信貸出現異常波動 2010-01-21
央行: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 2010-01-21
銀監會預警鋼鐵業信貸風險 2010-01-21
銀行信貸緩步微調節奏未打亂 2010-01-20
專家呼籲建立信貸轉讓市場 201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