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重新走軟正在亞洲引發新一輪的“熱錢阻擊戰”。隨着美元指數5日盤中跌至三周低點,以美元作為融資貨幣的套利交易近期再度活躍,由此帶來的便是“熱錢”捲土重來。 在亞洲,這樣的苗頭近期體現得尤為明顯。隨着外資大舉涌入,&&&、韓元以及印尼盧比等貨幣匯價近日連續大漲,紛紛創出半年最大漲幅或是觸及一年多新高。為了打擊熱錢,中國&&過去幾天連出重拳,並在昨日對炒匯外資發出“一週內不買股票就須撤出”的最後通牒;韓國、印尼當局據傳也對匯市實施了干預,而中國內地也對熱錢流入再次發出警告。
不買股票就請走
美元在去年12月初出現一波為期三周的反彈,不過自那以來,美元的上升動能陡然喪失。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元習慣性的年底反轉行情可能已經告終,接下來可能重返弱勢。 4日,隨着美國以及主要經濟體公布利好的製造業數據,投資人的避險情緒驟降。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數在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大幅下跌0.4%。昨日亞洲盤中,美元指數一度跌至77.09,為去年12月17日以來盤中新低。 在美元回歸弱勢和避險意識淡化的背景下,市場人士注意到,美元套利交易近期再度變得活躍起來。大量數額無法估量的“熱錢”借道套利交易涌入世界各地,其中增長前景更為看好的新興經濟體更是遭遇“水浸”。 專業基金跟蹤研究機構美國EPFR本週公布的統計顯示,去年全年,共有645億美元國際資金流入全球各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創下歷史新高。相比之下,貨幣市場基金和美國股票基金則分別遭遇4685億和421億美元資金凈流出。 大量資金流入給一些出口型經濟體帶來了巨大的本幣升值壓力,特別是亞洲。在中國台灣,&&&兌美元近期連續衝高,4日盤中美元兌&&&一度跌至31.731的16個月新低。根據官方統計,上周四及本週一,累計有15.34億美元外資匯入島內,股市也持續11天買超。 為此,&&貨幣當局近日連續出擊,阻擊熱錢。當局先是在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發出警告,稱外資如果沒有依照“投資有價證券”的申報用途使用,將送請主管機關處理。 周一收盤後,&&貨幣當局再度召開記者會&&,近來外資匯入資金遠多於購買股票的金額,並宣布已將台幣存款過多的外資名單送請主管機關處理。 在連續警告無效之後,&貨幣當局5日又放出“狠話”,稱給駐留島內的外資一週期限,將錢投到股市,否則便會要求這些有炒匯嫌疑的外資撤出。
諾獎得主的警告
不僅在&&,亞洲其他經濟體也感受到了熱錢的衝擊,並發出警告或是採取干預措施。 5日刊登於發改委網站的一篇講話稿中,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再次對熱錢流入提出警告。文章稱,受發達國家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元走弱以及中國經濟率先復蘇等因素影響,人民幣面臨新一輪升值壓力,可能引發熱錢大規模流入,給中國的流動性管理增加困難。 在韓國、印尼和泰國等市場,隨着本幣大幅升值,當局紛紛出手干預匯市。韓元兌美元5日收盤飆升1.3%,創近六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匯價則達到至少15個月最高水平。交易員稱,在美元兌韓元跌至1146附近時,韓國當局進場買入了美元。 印尼央行據稱也在周二買進美元,以抑制盧比的過快上漲。本月迄今,盧比兌美元已漲了1.3%。在泰國,泰銖兌美元在今年前兩個交易日累計漲了0.5%,周二升至兩周高點,令市場猜測央行可能出手干預。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本週在一個會議上&&,美、英等發達國家的超低利率正在“傳輸形成”新興市場的泡沫,堪稱新興市場的一大風險。因此,他建議,巴西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有必要採取資本管制措施,干預熱錢涌入。 事實上,包括印尼、俄羅斯和巴西等諸多新興經濟體都曾&&,將採取措施抑制熱錢,巴西更是率先對外資徵收2%的金融活動稅。 展望後市,國際資本流向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美元走勢。分析師認為,要判斷美元下一步走向,本週五美國公布的最新非農就業數據至關重要。目前的普遍預期是,去年12月份美國減少的就業崗位可能大幅下降,但失業率則會微升至10.1%。11月份為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