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蘇變數叢生 全球延續寬鬆政策
    2009-12-11    作者:朱周良    來源:上海證券報

    迪拜和希臘的風波,讓決策者和投資人再次意識到,金融危機還沒有完全結束。在這樣的氛圍下,各國央行和政府近期在政策調整上紛紛採取了較為謹慎的做法,繼續保持甚至強化寬鬆的政策環境。
  本週,全球共有七家主要央行召開議息會議,結果驚人相似:加拿大、英國、韓國、新西蘭、瑞士以及巴西等六國都宣布,維持現有的利率不變。唯一例外的是仍未走出債務危機的冰島,後者昨日宣布降息1個百分點。此前一週,歐元區、泰國、印尼等央行也紛紛宣布按兵不動。
  儘管關於“退出”的爭論日益升溫,但至少從具體行動上看,各國還不願貿然啟動緊縮,尤其是那些受危機衝擊最嚴重的發達經濟體。英國昨日宣布維持2000億英鎊的債券收購計劃,繼續“量化寬鬆”;加拿大則至少要將0.25%的利率維持至明年第二季度末。
  某種程度上説,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本週的講話體現了很多央行的心態。伯南克説,美國經濟會繼續復蘇,但面臨強大的“逆風”,因此當局將繼續在“較長時間”維持低利率。
  在央行之外,各國政府也在繼續通過財政手段刺激經濟。面臨通縮威脅的日本剛剛在本週宣布了第四輪、規模81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美國財政部則宣布,將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劃期限延長至明年10月;巴西也在本週宣布了規模近500億美元的新刺激計劃;印度財政部則在尋求國會批准新的開支計劃。
  上海證券報近日對多位國際知名經濟學家進行的年度調查顯示,多數專家都認為,因為擔心引發“二次衰退”,美聯儲最早可能也要到明年第三季度加息,高盛的奧尼爾甚至認為要到2011年。
  瑞士信貸經濟學家陶冬指出,目前的退出分成兩類,一類是美歐,退出會比較晚;另一類是澳大利亞、韓國、印度及中國等,受到危機的影響相對較小,退出可能稍早。但他也&&,如果美聯儲不踩剎車,全球的“流動性列車”也難以停下。

  相關稿件
經合組織警告政府債務將危及經濟復蘇 2009-12-08
中國經濟復蘇出乎意料 繼續增長 2009-12-03
中國經濟復蘇出乎意料 繼續增長 2009-12-03
陳德銘: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利於經濟復蘇 2009-12-01
出口恐拖累日本經濟復蘇 20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