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業集中度再次提升
    2009-10-30    作者:吳曉婧    來源:上海證券報

    各家基金公司的“家底”隨着基金3季報的披露曝光。3季度市場大幅震蕩,各基金公司資産管理規模增減不一,但行業資源進一步向龍頭集中成為事實,而部分小型基金公司則降至“盈虧平衡線”以下,行業的“馬太效應”凸顯。

  資産規模集中度上升

  天相統計數據顯示,60家基金公司旗下公布3季報的502隻基金資産總規模21648.49億元,環比縮減1371.94億元,達5.96%。
  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規模大幅縮減,將部分基金公司的規模拉下很多“身位”,此外,3季度市場下挫以及偏股型基金遭遇贖回有所抬頭,部分業績較差的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資産規模縮水較大。
  此外,3季度資産規模超過500億元的14家一線基金公司資産規模總值為12830.64億元,佔整個基金行業資産規模比例為59.27%,而2季度上述基金公司資産規模總值為13341.17元,佔比為57.95%,由此可見,基金資産規模集中度在3季度進一步上升。

  第一軍團:強者未必恒強

  從三季報披露數據來看,資産規模位列“千億級”的基金公司共計5家,其中,華夏基金以2322.12億元的資産規模遙遙領先,是排名第2的博時基金公司規模的1.8倍。
  3季度,資産管理規模超過500億元的基金公司共14家,成為領跑業內的第一集團軍。第一集團軍中,又大致可劃分為3個團隊,其中華夏、博時、嘉實、易方達和南方資産管理規模均超過1000億元,處於領先地位,而廣發、大成、華安則緊隨其後,交銀施羅德、銀華、上投摩根、匯添富、融通和富國這6家基金公司的資産規模均在500億元到600億元之間。
  從各公司規模排名看,由於3季度各基金公司資産管理規模增減不一,具體名次有所改變。其中,易方達基金公司資産規模排名較2季報時上升1位至第4名,銀華基金新發基金助推資産規模增長,資産規模排名“晉陞”至第10名,此外,匯添富由於新髮指基規模較大,導致總資産規模排名由16名攀升至12名。
  此外,上投摩根排名下降1位,而富國基金由於旗下固定收益類産品凈贖回比例較大,導致公司總資産規模被拉下較多“身位”,排名下降3位。

  殿後軍團:規模下降明顯

  基金公司資産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下的,成為業內的殿後軍團。這一數據由2季報時的18上增加到20家。其中,資産規模低於50億元的基金公司共計8家,包括天弘、金元比聯、中歐、民生加銀、摩根士丹利華鑫和浦銀安盛等在內的6家基金公司資産管理規模已不足40億元,而40億元則是業內公認的基金公司盈虧平衡線。
  據天相數據統計,資産規模低於100億元的20家基金公司3季度資産管理規模共計1131.14億元,環比減少了107.91億元,降幅達8.7%。其中,華商基金、新華基金、金鷹基金和民生加銀基金則實現了資産規模的增長。
  上述基金中,除華商基金外,民生加銀、新華基金和金鷹基金3季度均發行了1隻新基金,上述3家基金公司成為3季度資産規模增加最大的基金公司,而新華基金由於今年來業績表現十分搶眼,2隻老基金資産規模均有所增長,得以成為3季度資産規模增長比例最大的基金公司,增長比例達到211.34%。

  相關稿件
深圳證監局:嚴打基金行業“過街老鼠” 2009-06-22
對衝基金行業或提速復蘇 2009-06-18
基金行業第三季度凈申購份額115億份 2008-10-29
業內人士:基金行業面臨大洗牌 2008-05-09
牛市行情不是基金行業的“遮羞布” 200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