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27日在三季度工業形勢發布會上指出,前三季度我國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好於預期,考慮到去年四季度工業增速基數較低,預計四季度工業增加值還會保持16%左右的增速。他指出,下一步工作重點在於調整結構。
工業經濟平穩回升態勢持續
“從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看,我國工業經濟回升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在逐漸增多,企穩向好的局面逐步得到了確立。”朱宏任指出,今年6月以後工業增長出現增速加快、經濟效益轉好、産品價格環比回升、節能減排取得新進展等情況。 朱宏任預計,四季度工業經濟平穩回升的態勢將會持續。考慮到去年四季度工業增速基數較低,預計四季度工業增加值還會保持16%左右的增速。 朱宏任説,首先1-9月份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33.3%,全年固定資産的投資預計還將維持較高水平,對今後幾個月工業、特別是基礎原材料和裝備製造業會保持較強拉動。 第二,消費需求預計四季度還將保持15%左右的增速,將對消費品生産保持有利拉動,輕工、紡織、家電、乘用車消費類産品都會保持適度增長。 第三,儘管當前出口仍然保持下降,但是降幅繼續擴大的可能性較小,受外需不足衝擊較大的電子、機械、輕工、紡織業出口生産下降有望減緩。 但是朱宏任也指出,工業增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在外需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對工業經濟起主要拉動作用的投資、消費增長,一定程度上依靠政策的支撐。裝備製造業增長中,以汽車為主的交通運輸設備生産拉動佔比超過50%,而專用設備生産增速回落。消費品工業增速繼續回升的潛力不足,9月份紡織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增速連續兩個月回落。
産能嚴重過剩問題突出
“實際上工業增長可以作為GDP增長‘保八’的有利支撐,下一步將在保增長、調結構方面將會給予更多的關注。”朱宏任&&,四季度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將把調整結構擺在更重要的位置。 朱宏任指出,我國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未能改變,産能嚴重過剩問題突出。鋼鐵行業去年底産能已達到6.6億噸,目前在建的還有5800萬噸,過剩産能近2億噸,在建水泥生産線超過400條,新增産能超過6億噸。 電解鋁産能明顯大於需求的情況下,目前在建還有200萬噸。此外,造船、化工、平板玻璃、大豆壓榨等行業也都存在較為突出的産能過剩問題,太陽能、風能等新興産業也存在重復建設傾向。 在下一步工作重點中,朱宏任強調要大力推進兼併重組和淘汰落後等工作。加快研究&&關於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後産能工作和加快推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政策,發布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有色金屬、船舶等行業指導意見,修改完善併發布鋼鐵、建材、電子信息、軍工等行業節能減排指導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