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業面臨再次誠信拷問
農業部徹查黑奶站
    2009-10-15    傅光雲    來源:國際金融報

    “三聚氰胺”事件剛剛過去一年,在開始迎接“全面復蘇”的關鍵時刻,中國乳業再次遭遇嚴重的誠信危機——寧夏黑奶站事件曝光。日前,有消息稱,雖然國家明令禁止私設奶站,但寧夏的黑奶站大肆收購鮮奶,並直接供給廠家,奶源安全隱患重重。
  業內人士&&,寧夏黑奶站事件可能將點燃中國乳業的誠信導火索,剛剛緩過氣的乳業或再次陷入巨大困境。
  為了儘早熄滅引發危機的“星星之火”,農業部和寧夏地方政府開始了迅速的“撲火”行動。
  10月14日,農業部網站刊文稱,10月12日,農業部從網絡獲悉寧夏出現黑奶站之後,立即責成寧夏農牧廳開展調查並依法嚴厲查處,當日寧夏農牧廳已經派出兩個工作組赴有關地區進行調查。10月13日,農業部派出督導組赴寧夏開展調查,指導地方依法嚴肅治理生鮮乳收購站市場秩序。
  引發此次事件的是一篇《毒奶還將殘害誰?寧夏再現瘋狂黑奶收購站!》的文章,該文圖文並茂地揭露寧夏黑奶站收購鮮奶。據了解,寧夏青銅峽市正在全力追查此事,包括鮮奶送往了何處。
  網絡反響巨大,促使“涉案”乳品企業第一時間站出來辟謠:
  “我們與黑奶站沒有關係”、“我們進行過認真的核實,黑奶站所供給的奶不是給我們的”……
  “這有可能最終演變成另一次三鹿事件。”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如果黑奶站事件不能及時解決,那麼其産生的影響很可能會如去年乳業三聚氰胺事件一樣嚴重,甚至可能給中國乳業致命性打擊。
  宋亮分析,進入第四季度,原料奶産量呈現季節性下降態勢,而這個時候乳製品消費量普遍較旺,因此,造成秋冬季節原料奶産銷緊張,從而引起原料奶搶購現象時常發生。
  由於原料奶供不應求,因此,這段時間成為黑奶站、不法商販競價收購,摻假造假來謀取暴利的最好時機。
  國家明令禁止的黑奶站,為什麼還能繼續存在?
  宋亮認為,一是乳製品企業縱容。二是對於原奶收購等中間環節的監管力度不強。從更深層次來看,黑奶站存在主要還是産業結構不合理、産業利益連接機制不暢造成的,主要體現在沒有建立起奶農與乳品企業的利益連接機制。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乳企內部人士&&,好不容易花大力氣把“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緩解下來,企業有了不錯的發展態勢,黑奶站事件又突襲而來,中國乳業真有點扶不起的味道。
  宋亮&&,作為中國乳業的木桶短板,奶業利益連接機制不暢、原奶産銷規模化程度較低等問題如果在短期內難以改變,那麼為了保障奶源安全,為了保證中國乳業健康發展,政府必須加強對乳業相關監管措施、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等“軟環境”的建設,來彌補短板造成的損害。

  相關稿件
重振樣本:乳業巨頭對自己夠狠 2009-09-21
完達山乳業收購寶泉嶺聖元乳業 2009-09-09
飛鶴乳業牽手紅杉資本 究竟是不是“賭博”? 2009-08-18
中國乳業進入拼奶源時代 2009-08-06
伊利蒙牛能定乳業好標準? 200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