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工業增速或加快企業效益拐點隱現
    2009-08-07    記者:吳婷 見習記者:張牡霞    來源:上海證券報

    7月工業增加值數據將於下周公布。有關專家預計,隨着宏觀經濟環境的暖意漸濃,7月工業增加值數據會有更加亮麗的表現。而在企業層面,對回暖的感知也愈加真切,企業利潤恢復正增長的“拐點”隱現。

  工業增加值強勁回升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指出,我國工業增加值強勁回升趨勢已經確立。6月發電量同比增長5.2%,7月中上旬發電量數據繼續增長。預計7月工業增加值將同比增長12.5%。
  近期東南沿海地區發電量回升顯著,中西部高耗能産業集中的省份發電量也有所恢復。6月以來沿海發電量回升明顯,7月上旬全國日均發電量同比上升3%,中旬增長7.9%。沿海以及兩湖、安徽、江西等地區發電量進一步回升。按以往的數據,7月份工業增加值通常會減速,但今年財政支持力度較大,工業增加值則有望繼續加速增長。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7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可能在10.5%-11.5%的區間內,較6月份上升0.3 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新訂單與庫存之差與工業增加值增速有顯著的正相關關係。新訂單與庫存之差上升時,新訂單增長快於庫存增長,預示工業增加值增速上升,反之則預示工業增加值下降。
  “今年1月以來新訂單與庫存之差連續7個月呈上升態勢,表明工業生産強勁,預示工業增加值將強勁回升”諸建芳&&。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張永軍指出,我國工業生産增速將繼續穩步反彈,首先是需求層面轉好趨勢已經顯現,上半年我國工業 “去庫存化”任務也已經基本完成,在美歐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觸底企穩的影響下,出口加速下滑勢頭將得到抑制,也將有利於出口企業增加值的回升。

  企業效益降幅大幅縮窄

  在企業層面,隨着宏觀經濟的回暖,企業效益降幅也出現了大幅縮窄。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22個地區工業實現利潤8941.4億元,同比下降21.2%,降幅比1-5月減小3.4個百分點。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7個行業利潤增幅回升或降幅減小。22個地區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9719億元,由1-5月份同比下降0.3%轉為增長0.4%。
  佔我國經濟60%以上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就已經體現出了企業效益拐點的意味。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5534億元,儘管仍同比下降27%,但降幅比前5個月減少3.3個百分點,其中6月環比則增長了29.4%。
  其中,上半年中央企業營業收入的下滑趨勢也得到了遏制,據國資委透露,目前全部中央企業中已有近一半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
  有關專家&&,隨着宏觀經濟形勢的回暖速度加快,企業利潤降幅收窄的趨勢將會持續,恢復正增長可期。

  需求顯著回暖

  中採諮詢總經理於穎對記者&&,企業效益形勢的積極變化,主要動力來自於需求的回暖。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近日發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顯示,7月份購進價格分指數為59.9%,環比上升2.1百分點,同比下降11.4個百分點。於穎認為,購進價格指數從1月以來逐步上升,但是之前都並非需求推動,主要是與國際期貨價格變動同步,國際採購、收購頻繁,包括中國收購原材料、資源等舉動均對此有所影響。
  “7月購進價格指數的上升,其變動趨勢與國際期貨價格變動相反,顯示實際需求的強勁反轉。”於穎對記者&&,成品油價格的調高對此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然而國家採取價格調整措施,是基於企業能夠承受成本價格一定漲幅的預期進行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需求的反轉。
  於穎&&,7月份物流行業景氣度的回升也是需求回暖的驗證之一,物流業的景氣與否,往往是所有行業變動趨勢的風向標,因為企業經營活躍度提升的顯著標誌就是運輸需求的活躍,6月份PMI分項指數顯示物流行業尚不景氣,而7月則有了顯著反轉。
  此外,PMI中新訂單指數的回升趨勢,也為企業效益的積極變化注入強勁動力。7月份,PMI中新訂單指數達到55.5%,分行業來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等5個行業達到60%以上。

  相關稿件
上半年工業增速穩中有升 擬加速兼併重組 2009-07-23
發電量與工業增速背離在經濟蕭條期是常態 2009-06-17
下半年我國工業增速有望超過10% 2009-05-22
下半年工業增速可望達到10%以上 2009-05-22
[圖表新聞]11月我國工業增速回落至5.4% 200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