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因拖垮通用 全球汽車格局或洗牌
    2009-06-02    吳琼    來源:上海證券報

  昨日,通用汽車正式宣布進入破産保護,這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工業破産案。它標誌着美國汽車業的大馬力時代的終結。對於通用汽車的命運,日韓整車和汽車零部件企業態度不一。日韓整車企業認為此乃擴大版圖的大好時機,而零部件企業則擔心通用汽車不會歸還所欠應收款項。

  通用破産三大主因

  通用汽車是美國也是全球首家年銷售收入突破10億美元企業,但如今卻釀出全球最大的工業破産案。導致通用汽車破産的因素有多個。
  第一,通用汽車依靠資本紐帶發展、但未充分消化收購的資産。1908年,馬車工廠老闆威廉杜蘭特創立了通用汽車,從只有別克品牌,發展到收購凱迪拉克等20多個品牌,隨後又不斷在歐洲、亞洲收購。一位了解通用汽車的高層&&,“通用汽車雖然名為通用,但旗下資産根本不通用。所收購的企業分散在各地,缺少生産和研發中心的有效資源整合。”
  第二,通用汽車過度追求大馬力,未充足考慮到市場需要,從而在與日係車的競爭中敗下陣來。隨着全球油價不斷上漲,通用汽車相繼在歐洲、美國本土失去優勢競爭地位,市場佔有率不斷下降。此外,通用汽車的研發成本過於高昂,以銷售“任何價格、任何用途”的汽車為目標,不斷擴大其品牌規模,而沒有充分考慮單個品牌的銷售規模。因此最終難以抗衡品牌少而單車銷量大的豐田、本田。
  第三,長年累月的高昂工資和豐厚的員退休金等成本,壓垮了通用汽車。在接受採訪時,一位美國汽車業的高層&&,這導致通用汽車每輛車增加1600至1800美元的成本,從而導致通用汽車很難在價格上和競爭對手抗衡。

  日韓整車企業:機會來了

  通用汽車申請破産保護,在全球起汽車業掀起大波瀾。整車巨頭和零部件合作夥伴反應不一。日本企業信用調查機構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如果通用汽車宣布進入破産保護,114家日本企業的應收賬款等可能無法收回,其中70家為汽車零部件等製造業企業,如電裝、愛信精機、普利司通、三菱電機、日立金屬等。為此,日本政府正擬啟動相關救濟措施。
  由於通用汽車在中國採購量逐年增長,部分甚至出口至海外。預計這些國産零部件企業也將受到影響,但目前尚無法統計受損額。
  在日係零部件企業憂心忡忡之際,日係整車企業卻躍躍欲試。東京里昂證券汽車分析師&&,破産重組將通用汽車變得更小,其市場份額也會相應下降。那麼,豐田汽車、本田汽車、日産汽車將擁有大好機會,可以在美國攻城略地。未來,市場上可能會有數家汽車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達到15%至20%,競爭也將更趨激烈。
  近年來,韓國現代汽車借小排量之力逆勢銷量上漲,韓國分析師也將通用汽車破産視為機會。他們認為,短期韓國汽車製造商可從中獲得些許利益,但機會稍縱即逝。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