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將幫助中國造船企業擺脫困境,有助於造船業市場進一步復蘇。”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獲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後,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分析師郭亞凌這樣評價。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金融危機給我國船舶工業帶來困難和挑戰,同時也帶來希望和機遇。國家政策支持船舶工業發展;設備、材料等資源短缺得到緩解,價格出現下調,人民幣匯率趨於穩定;我國船舶工業已具有較強的技術、物資和管理基礎。這些都是戰勝“寒冬”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船舶工業有理由進一步增強信心,克服消極被動情緒,去迎接春天的到來。 郭亞凌&&,規劃提出“要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資金投放”的措施,將有利於減輕船東的融資壓力,從而穩定船企現有的手持訂單,為我國造船行業的平穩運行創造良好的金融市場環境。因為它意味着船東將會獲得較為寬鬆的資金貸款,保證了造船企業的訂單不會被撤銷,激活了潛在的市場。 業內人士&&,刺激需求與抑制供給的雙重措施將消除業內産能盲目擴張可能帶來的過度競爭的隱患,使行業供求關係得到明顯改觀,這將有效保證中國船舶行業實現供需平衡。 我國的船舶出口比重佔了全行業的七成左右。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外船東資金貸款受到了限制,極大地衝擊了中國的船舶業,新船成交明顯下滑,撤單、延期交船現象開始顯現。加上中國造船産能過剩日趨嚴重,目前中國的船舶工業還面臨着供需失衡的問題。 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船舶工業的外向化程度很高,因此保證向國外船東的順利交船對船廠十分重要。雖然目前國內主要大型船廠的造船訂單都排到了2011年左右,但隨着金融危機的深化,對於這些訂單能否順利完成,船廠方面都不敢掉以輕心。 在這種情況下,規劃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資金投放”的措施,實際上是綜合考慮了船廠、船東和銀行三方面的利益關係,通過金融支持來維護造船産業鏈的正常運轉,從而也保證了船廠手持訂單的安全性。 從2004年開始,我國的船舶製造業開始快速發展,造船訂單一直排到2009年至2010年,從而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涌向造船行業,其中不乏資質較差,規模較小的造船企業。據統計,2008年底我國造船業産能超過6000萬噸,已經大大超過了實際需求量。規劃中提出“今後3年暫停現有船舶生産企業新上船塢、船&擴建項目”,有利於控制我國造船行業的産能投入,消除過剩現象。 我國造船産業的總量雖然巨大,但在結構上過分集中於幹散貨船領域。2008年末反映國際幹散貨綜合運價水平的BDI指數從萬點之上一度跌至千點之下,讓造船結構單一的國內船舶業吃夠了苦頭。 長江證券分析師黃振認為,“從目前情況看,對於一些附加值較高的船型,如用於液化氣運輸的LNG船、用於化學品運輸的特種船和大型油輪、集裝箱船,國內船舶企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郭亞凌認為,規劃將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産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支持高技術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重點配套設備研發,通過技術改造提高大型船企的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並進一步推進産業結構調整,提高大型企業綜合實力,在國際造船業步入寒冬的艱難時期抓住其中的發展機遇,鞏固和提升我國船舶工業的國際地位。對於規劃中提出的支持企業兼併重組,他認為將對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長城證券徐星月認為,高技術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重點配套設備既是我國目前船舶工業的薄弱環節,也是船舶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海洋工程裝備市場需求較為旺盛,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市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船舶修建市場的周期性。 “規劃中提出安排産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是真正從長遠角度來幫助行業,只有走科技創新之路,行業才能越走越好。”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
|
|
從短期來看,融資政策、優惠政策的延續,將對我國船舶企業的穩定和擴大生産帶來很大利好;通過促進融資來保訂單,限制國內船東棄單,降低國外船東棄單風險,可以從最大程度上防範風險。 從長期來看,加快自主創新,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的政策對我國船企長期的技術改造提供更多機會。我國船企可利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時機,鞏固現有的技術優勢,將現有的“短板”發展為“長板”,補充技術空白,提高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增強競爭優勢。 業內人士&&,刺激需求與抑制供給的雙重措施將消除業內産能盲目擴張可能帶來的過度競爭的隱患,使行業供求關係得到明顯改觀,這將有效保證中國船舶行業實現供需平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