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小成本穩定收益 校園代理族催火高校經濟
    2009-02-16    作者:周金柱    來源:中國青年報

    高校的天之驕子也躲不掉國際金融風暴的“寒冬”。面對這個“冬天”,北京理工大學大三學生小方卻並沒有閒着,春節剛過,就早早地回到學校,為自己的“生意”開始忙碌。小方現在是北京中關村一家電腦公司的校園代理,已經幹了兩年多。
    “大一下學期的一天,我在校園的宣傳板上看到一則‘校園代理’的廣告,是代理各種組裝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當時我不太明白什麼是‘校園代理’,只是想著能為家裏減輕一些負擔,也想鍛煉一下自己,於是就去了。一路走來,雖然很辛苦,但也得到了鍛煉,很難忘。”聊起做校園代理的經歷,小方有一種説不出的自豪。
    其實,“校園代理”早已不是一個新鮮名詞。如今的大學校園裏,海報欄、電線桿上,網絡上的BBS上,隨處可見招聘校園代理的廣告,校園代理們製作的各式各樣的傳單也不斷地出現在寢室、教室和圖書館。
    校園代理的出發點各不相同,代理的東西也五花八門。他們稱不上小老闆,也不可能靠代理髮家致富。他們中的很多人,僅僅是把代理當作一種業餘愛好或鍛煉自己的機會。這個群體構成了高校獨特的“校園代理族”,也催火了高校經濟。

校園代理靠口碑生存

    李維在中央民族大學可算是“名人”。因為每天經過學校海報欄的人,都能看見他發布的最新産品廣告。
    去年3月,正上大二的李維想找一份兼職,賺點生活費用。一天,一家科技公司來到校園搞促銷活動,向學生推銷各種MP3和移動硬盤。由於價格優惠,那次的活動很成功,很多同學都參加了“搶購”。回到宿舍後李維心動了:我能不能在校園裏設立一個代理點,以後同學們購買時不就更方便了嗎?説做就做,他立刻找到了這家科技公司,把自己的想法向對方一説,雙方一拍即合。從此,李維成了這家科技公司在中央民族大學的校園代理。
    李維回憶起經商之初的日子,還是很激動,“那時我的宣傳手段主要是貼海報、發傳單。為了能讓人信任,我還把售後服務拉了過來,因為學生很看重這個,機器壞了我幫他們送去修,很方便。這樣過了大約半個月,我終於賣出了第一台MP3。再後來就順了,因為我代理的産品質量好,售後服務也很及時,所以回頭客很多。有時候一個班裏有一個人説好,那其他的同學就很可能來試試。在校園裏經商,靠的就是‘口碑’。”
    什麼是“校園代理”,李維也有着自己的理解:“簡單地説,就是校園裏學生用品或服務的代理銷售商。校園代理的業務一般都是與校園生活緊密相關的,業務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主要是學生用品的銷售代理,如常見的校園電話卡代理、電子用品代理、運動服裝鞋帽代理、眼鏡代理、化粧品代理等;另一類就是服務類代理,如季節性旅游業務代理、娛樂場所門票代理、進修培訓機構的廣告代理等。校園代理從其中賺取差價或取得公司的底薪和提成。”
    今年大三的肖強是一家旅行社的校園代理。談到做代理的初衷,肖強坦言主要還是想替家裏分擔一些經濟壓力。肖強的父母都是農民。每個月600多元的生活費讓家人捉襟見肘。然而,自從肖強做了校園代理之後,“就再也沒向家裏要過一分錢了”。
    “學生都愛玩,經常集體出游,尤其是春季。於是我想,可以&&一些旅行社組織他們一起去玩,一方面人多就會有優惠,同時也能保障同學們出游的安全。”肖強先是做了“歡樂谷”的校園代理,然後開始自己&&旅行社合作、&&景區,慢慢地,他“壟斷”了本校學生的出游市場,也開始發展外校代理。剛開始時,由於校園裏分散的“旅行代理”並不少,面對競爭肖強採取的策略是“低利潤,持久戰。”
    “每月能賺千元左右,但是別人堅持不下來,我能堅持,慢慢地,市場就都是我的了。”肖強説。
    北京工商大學的張玲至今仍對代理過的考研輔導班業務感受頗深。“校園代理工作不僅鍛煉了自己的交流、交際能力,增強自信心和膽量,還讓我在工作中獲得很多的經驗,明白了賺錢的辛苦,懂得了什麼是珍惜。
    對不少學生而言,借助自己在學校的人際優勢和對校園市場的了解,在業餘時間賺點生活費,未嘗不是件好事。此外,在增加人生閱歷的同時也充實了自己的腰包,“校園代理”大行其道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

BBS上討價還價

    為了在校園裏有效推廣自己代理的商品或服務,校園代理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些校園代理通過在學校宣傳欄張貼小海報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有些學生則喜歡“橫掃宿舍樓、教學樓”,通過發傳單的形式來進行全方位的宣傳。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校園代理們已經注意到了校園BBS的重要作用,開始在BBS上發布商品或服務信息。
    李維起初也是以去宿舍樓發傳單為主要宣傳方式。結果,實踐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有時效果並不是很好,而且還打擾了同學的休息,引起了同學的反感。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思考,他選擇把所代理的産品信息挂在了學校的BBS上。
    “我們在校園BBS上發帖子,構建類似於‘淘寶網’、‘易趣網’的網絡店面,購買者若對網上展示的樣品有需求,可以在BBS上發短消息給我們,然後約定地方看商品,也可以在BBS上討價還價。”李維説。
    游戲卡是王凱大一下學期時開始代理的內容。由於游戲卡的特殊性,學校的BBS成了他做宣傳的主要方式,這樣他足不出戶就能有每月平均200元的穩定收入。
    “我每天都會瀏覽自己在校園BBS上發布的廣告。一般周日把買家所要的商品列出清單,然後周三去公司拿貨,周四再把商品送到買家手中,一週的閒暇時間基本上都在忙活。”小靜介紹她的代理生活。
    “我做化粧品代理就是賺點零花錢,學一些平時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算是理財實踐吧。有的校園代理一個月能賺4000多元,利潤空間非常大。”小靜代理的化粧品大部分是韓國品牌,現在已經建成小有規模的校園網上商店了。
    小靜説,很多校園網絡商店的經營者往往會在帖子裏貼上大量精美圖片,先召集一些同學和好友捧場聚集人氣,再積累信譽並不斷地更新內容,把自己的帖子經營成精華帖,帖子就會列在版塊列表的前面了,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看到自己所發布的信息。
    由於在校園BBS上經營無須支付手續費,更不像經營實體店面那樣辦理各種證件,交納繁雜的稅費,成本自然降低不少。有的校園代理甚至先把樣品照片傳到網上,調查清楚市場情況後才進貨,所以幾乎是只賺不賠的“無本生意”。

校園代理預演就業

    “現在我經常看一些關於商品營銷和企業管理方面的書籍,等明年畢業了我打算自己創業,開辦一家電腦公司,主要面向在校大學生。”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就業形勢,小方並沒有感到絲毫的茫然,而是變得更加理性與成熟。
    在做代理的過程中,小方最大的收穫就是學到了很多的經驗。“在經營的過程中我遇到過很多問題,有些問題還相當棘手,但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我的心智,而且還積累到了很多處理危機的方法。同時,也為我以後工作積累了經驗。”
    “與傳統的兼職工作相比,校園代理業務開展的難度比較大,也更富有挑戰性,一般是前期精力和時間投入比較大,而且收入可能比較少,這時需要校園代理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開拓校園市場,贏得客戶。”小方説,“如果能堅持下來,則後期客源會比較穩定,收入也會比較可觀。更重要的是校園代理工作具有就業預演的味道,其實,這才是校園代理業務最大的魅力所在。”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隨着校園代理業務自身魅力的展現,校園代理正在從“被動接受型”向“主動求索型”轉變。許多在校學生立足自身的特點和自己判斷的商機,拿着自己精心策劃的校園業務拓展計劃書,主動向一些商家“索要”校園代理工作,來檢驗自己的判斷力、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
    一位科技公司的銷售部經理説,現在學生做校園代理更多的是為了提前介入社會,為畢業後找工作做準備。校園代理工作讓在校大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前就能夠比較全面地感受社會這個大舞&,從而能激發和促進自身素質的提升。同時,校園代理也是企業重要的銷售渠道之一,企業通過招聘校園代理減少了流通渠道,也降低了運營成本,這對大學生和企業來説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面對現在越來越多的校園代理,小方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其實,做代理和學業肯定是會有衝突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主要精力肯定只能放在一個方面。”小方説自己做代理時雖然有時會很忙,卻一刻也沒有放棄過學習。因此“在校時還是應該好好學習,多學一點東西。在學有所餘力的情況下,進行一些接觸社會的活動鍛煉自己,增長閱歷。如果發現了自己非常感興趣的項目,那麼就一定要用心去做,要做就要做好。”
    本報北京2月15日電

  相關稿件
韓國就業難 校園掀起了結婚熱潮 2009-02-02
西安:做好學生客流春運安排 送票進校園 2009-01-06
新年招聘會“送”崗位到校園 2008-12-29
一起校園暴力事件引發德育缺失反思 2008-11-26
中國民辦大學生聯盟轉型進軍校園服務業 200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