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開工不足 農民工年後遭遇“求職難”
    2009-02-11    作者:吳芳蘭 陳剛    來源:上海證券報

  2月9日,農曆元宵節,更多的農民工開始長途跋涉,前往沿海城市尋找就業機會。
  就在這些農民工踏上尋找新工作路途的同時,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的就業工作。這份名為《國務院關於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把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
  隨着部分在珠三角失去工作的農民把目標轉移到長三角,在長三角的溫州等地,尋找工作的農民工數量增長了30%。
  目前,長三角各地嚴陣以待,將確保農民工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紛紛舉辦和增加職業招聘會場次。然而記者採訪發現,儘管招聘場次增加,但是由於企業需求萎縮,農民工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從珠三角涌向長三角

  2月5日,在長三角製造業重鎮──浙江省寧波市的汽車南站。
  燙着一頭卷髮的趙小軍出生於1988年,耳朵裏塞着耳塞,手裏玩着手機。來自安徽蕪湖的他説,年前工作的廣東佛山一商場,將底薪降到500元,所以想到寧波來看看,這裡離家還近。趙小軍的目標是仍然是在商場找份促銷的工作,“做銷售,一月底薪800塊,再加提成。”
  43歲的重慶奉節人張德廣背着碩大紅白編織袋,神色凝重,正打算前往慈溪市。朱德廣原來在廣東東莞一家電子廠工作,10月開始處於半開工狀態,有時只能拿200塊的生活費,1月20日就早早地放假了,當時三年未回家的他帶着所有家當返回家鄉。
  春節後本不準備出來打工的他,但聽在慈溪市打工的老鄉説,這裡小家電企業很多,對熟練工需求度很高。“家裏修房子還欠了四萬塊錢,反正有手藝,不怕找不到工作。”張德廣説。寧波市下屬的慈溪市曾在全國百強縣排名中位列第六,擁有小家電等5個産業集群,企業24000家,從業人員37.6萬人。
  張德廣選擇寧波的理由是“這裡企業工資比廣東高”。2008年5月中山大學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長三角的農民工月工資比珠三角高265.66元。
  2007中國農民工(藍領)報告顯示,在長三角打工的農民工,72%希望繼續留下來;在珠三角為51.3%。長三角的用工環境和薪資待遇更接近民工的期望值。該份報告調查了全國40個具有代表性城市的1萬多家企業和2萬多名藍領工人。
  寧波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副主任龔高峰介紹,前來找工作的農民工中有許多人原來在珠三角打工。而溫州市就業管理中心正月初六開始工作,每天到這裡找工作的農民工達7000人以上,比往年猛增30%。
  而江蘇中部的揚州、泰州等地,記者了解到,一批原本在廣州、深圳打工的人員,春節後不再外出,留守在當地,他們也成為長三角就業大軍中的成員。

企業開工明顯晚於往年

  正月初十,在擁有2000多家製鞋企業的“鞋鄉”溫嶺市,各家企業的生産車間依然是冷冷清清,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挂出了招工的牌子。
  春節後,記者在寧波、南通、蘇州等地採訪時發現,今年工廠開工普遍偏晚,以前初五、初十開工的企業少之又少,更多的企業將開工日期定在元宵節之後。
  隨着不少流動人口從珠三角“轉戰”長三角,長三角地區農民工的就業情況越發不容樂觀,而製造、加工貿易類的就業崗位因為金融危機的衝擊正日漸萎縮。
  不僅僅是企業開工晚,而且招聘人數也大幅度下降。“招聘單位少了,可選擇的不多!”在江蘇省海門市石橋家紡城旁的外來務工人員市場裏,連雲港人小趙轉悠了三天,如今還沒有着落。小趙説,當天上午一家大型企業招幾十個人,沒一會,就滿員了。
  招聘1500人的寧波奧克斯空調公司顯得十分扎眼,招聘人員黃細平&&,只要具備初中以上學歷、年齡40歲以下即可,月工資可達1800元,這幾天已經有好幾次的人去那裏面試了。
  奧克斯這樣的企業並不多。
  在江蘇省海門市人才招聘市場門口,可以見到幾十個手拿招聘信息的人員與民工談論招聘企業的需求情況,數百名應聘人員穿梭其中。市場內,南通源潮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員告訴記者,去年節後,市場內一天就有近200家企業招人,而今年有招聘需求的企業一般只維持70家左右!
  “招聘崗位比去年同期下滑,電工、磨具工等生産運輸類崗位減少。”寧波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龔高峰説。該中心數據顯示,2月1日至5日,寧波市共有783家單位發布了1943條用人信息,用人崗位13220個,其中需要排名靠前為普通操作工1779人,縫紉工1239人,車工1033人,開出用工介紹單為2380份。
  據杭州市人力資源市場的統計,首個工作日人流量約500人次,與去年基本持平。共有300家單位提供了4329個工作崗位,相比去年大幅減少,去年節後首日有687家單位提供了8025個工作崗位。溫州市首日到職介中心登記的企業有936家,比去年同期少了119家,沒有登記招工的企業基本上是外貿、製造業企業。

隱性失業在增加

  除了工作難找,一些已有工作意向的農民工也顯得焦慮。
  “以前雖然累點,但是工資還可以,我們還能幹得下去!”家在鹽城的農民工徐永生告訴記者,直到去年他在蘇州一家企業工作,每上4天班休息1天,每月工資在2000元左右。趕上過節加班,收入就可以更多一點。
  但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工廠的情況開始慢慢發生了變化。“工作時間越來越少,從原來的四休一,到四休二,再到四休三,工資也越來越少。算下來,每月工資就只有原來的一半左右,而且還有工廠要倒閉的傳言。”去年11月,他就離開工廠回到了老家。
  事實上,就業不足的情況大量存在。記者了解到,在寧波、蘇州、南通等地,一些企業並不主動裁員,但是因為訂單減少,經營壓力加大,企業開始以陸續減少工時、降低工資等方式做出應對。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長三角眾多城市,地方政府均不支持企業裁員,並通過具體措施促進企業留住員工,這一方面確保就業和社會穩定維護了就業的形勢,但同時也産生了某種“副作用”,不管是就業還是失業數字都可能不準確。
  此外,勞務派遣工的被裁信息可能無法統計。“在企業裁員方面,勞務公司影響可能最大,很多企業裁員首當其衝的就是勞務派遣工,而這部分的裁員信息一般也是不會上報的!”蘇州市電子信息行業協會相關專家日前向記者&&。

各地方政府嚴陣以待

  “今年有2500萬農民工在尋找工作機會。”2月2日,中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首次公布農民工的失業情況。
  該數據是基於,去年離鄉進城就業的農民工總人數約1.3億人,而調查顯示15.3%失去了工作或者還未找到工作而返鄉,再加上中國平均每年約新增600-700萬農民工計算得來。
  面對如此嚴峻的農民工就業壓力。記者了解到,長三角地區去年底已經&&了各項監測就業動態、促進就業的措施。針對春節後民工就業問題,長三角各地政府紛紛增加就業機會、提供就業引導服務。
  企業用業和農民工就業情況都加強了監控。上海推出六項措施維護就業穩定,其中包括建立本市企業用工動態分析機制,及時把握企業用工變化情況。江蘇省各地勞動保障部門也明確要求各公共職介機構根據用工預測,對求職農民進行務實指導。
  各地招聘活動的頻率都有大幅度增加。浙江省預計今年2月將有20場招聘會,相當於每週舉辦4-5場次的人才招聘活動,是去年同期的兩倍。江蘇省將推出“春風送崗位服務月”14場招聘活動,重點是新失去工作的農民工和被徵地農民。
  一些企業招聘者&&,受到金融危機衝擊,企業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希望以較低的薪酬找到工人,降薪幅度在10-20%左右。江蘇、浙江部分城市職業介紹中心顯示,崗位的普遍工資在800-1800元之間。
  但記者採訪的多位農民工對崗位薪酬的心理底線則在增加,希望至少找到與去年待遇差不多的崗位。節後就業市場,員工希望提高待遇與企業成本壓力之間的矛盾比去年下半年表現得更為明顯。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積極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文件要求,對當前農民工就業困難和工資下降等問題,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置好農民工,努力增加農民的務工收入。
  此外,長三角城市也考慮為農民工進入城市開出一扇門。據透露,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已將《浙江省流動人口居住登記條例》列為2009年的一類立法項目,計劃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農民工有望享同城待遇。

  相關稿件
湖北開展為返鄉農民工“四送”活動 2009-02-11
重慶近20萬農民工子女今日入學 2009-02-11
留鄉農民工出路何在 2009-02-10
關注返鄉農民工的精神狀態 2009-02-10
武漢市百餘專場活動服務農民工就業 200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