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1-16 作者:唐文祺 來源:上海證券報 |
|
|
近期樓市諸多政策利好並沒有解決房地産商“銷售量下降、回籠資金不暢、債務重壓”等問題,隨着年關逼近,為了歸還銀行貸款,私募融資、過橋貸款等手段紛紛走俏。有業內人士透露,甚至有短期過橋貸款的年利率已高達48%,足足高出央行貸款基準利率近9倍。“但為了緩過這一口氣,許多中小房企趨之若鶩。” 據透露,近期,房地産業裏的過橋貸款年利率已經從半年前的25%至30%,迅速上升至48%。但在操作過橋貸款者的眼裏,這並不是什麼稀奇事。操辦者劉先生(化名)告訴記者,這一陣子電話始終不斷,皆是詢問如何進行借貸這一話題。而其中,中小房企所佔比例相當高。“按照慣例,農曆新年之前是結算欠款的期限。許多中小房企急於籌錢歸還銀行貸款,寧願以借高利貸的形式調轉一下‘頭寸’。”。 據記者了解,年關將近,多家銀行的“催討”工作隨之展開。“有些房企負債率畸高,這部分企業的欠款顯而易見成為信貸業務中的‘地雷’。”劉先生告訴記者。如果在以往,房企只要有項目開發,便有銀行會主動提供貸款。但去年一年以來,隨着貨幣緊縮政策的執行,加上房地産市場成交低迷,不僅房企資金壓力大,連負責提供貸款的銀行一樣感覺如履薄冰。“近期這段時間內,債主和欠債的日子都不好過。” 據悉,過橋貸款按照時間長短會採用不同的年息利率,時間越短、利息越高。記者得知,某一小型房企的短期借貸月息達4分,折算下來年利率高達48%,與央行目前執行的5.31%貸款基準利率相比,高出近9倍。這一利息“行情”與半年前相比,攀升了約六成。“銀行貸款需要及時歸還,如果還不出就很難再借到了。有些項目眼看著就能銷售回籠,借用高利貸進行資金周轉也是正常思維。”劉先生&&。 與金融市場異常發達的浙江地區相比,上海私募融資以及民間借貸的“瘋狂”程度還有一定差距。按照業內人士的觀點,在上海地區,由於在産品設計及操作方式上講求“規範”,因此更願意將其統稱之為“過橋貸款”。據劉先生透露,一般來説,中間人會為放貸方設立一個銀行賬號存放錢款,並由第三方銀行進行監管。等到借貸方將土地或房産實行抵押之後,銀行再進行放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