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1-14 作者:高改芳 來源:中國證券報 |
|
|
瑞銀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師兼資産配置全球主管夏德威(Larry
Hatheway)日前&&,由於包括中國、美國、英國、歐元區等經濟體的中央銀行針對目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全球經濟可望在12個月到18個月內達到穩定的狀態。瑞銀建議投資者採取保守、謹慎的策略,盡量規避全球股票市場,能源、大宗商品市場,更多關注公司債。 “在進行投資組合的時候,還是應該採取一些可控制的風險策略,而不是無風險的現金策略。此外就是不要盲目抄底,不要做第一個抄底的人。因為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是逐步恢復的。”
夏德威認為。 他分析説,目前的去杠桿化過程在兩個層面發生:金融市場和家庭。金融市場去杠桿化方面,整個市場流動性依然短缺,這種情況在2009年還會延續下去,有可能還會延續到2010年。在目前金融危機情況下,家庭減少消費,增加儲蓄,這是在家庭方面的去杠桿化。這兩個方面的去杠桿化過程目前都處於中期階段,並沒有到底。 夏德威還認為,從2009年年中開始,一些經濟體可能會出現通縮的情況。但由於中國、美國、英國、歐元區等央行針對這場金融和經濟危機採取了斷然措施,它們有望在兩年時間內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走出通縮。未來12到18個月內,全球經濟會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避免全球經濟進入通縮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夏德威建議投資者關注公司債,尤其是那些不受去杠桿化和通縮影響的公司,以及股權回報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有穩定現金流和分紅的公司。而應當回避以前靠高通脹或高比例借貸才能發展的行業,比如説房地産或者房地産投資基金(REITs)、大宗商品或者基本原材料、能源市場,也包括新興市場的股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