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20日,在美國加州洛杉磯,一位加油站員工正在更換油價牌。資料圖 | 儘管外界對歐佩克上周末的特別會議本就不抱太大預期,但這次會議作出的維持産量不變的決定,仍在油市掀起不小波瀾。1日的電子盤中,紐約基準原油期貨一度下跌近6%,延續了過去四個月以來史上最慘烈的跌勢。 歐佩克官員已&&,本月17日很可能宣布進一步減産,分析師也預計該組織將不得不再度採取行動。但在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下,這樣的舉措是否足以馬上抑制油價跌勢還難以判斷。
止跌或需多次減産
截至北京時間1日21時25分,紐約1月份原油期貨報51.78美元,此前一度跌至51.20美元,較上周五美國收盤價跌了逾3美元,跌幅達到5.9%。上周五,紐約市場原油收盤價為每桶54.43美元。 油價再度大跌,主要受到上周末的歐佩克特別會議刺激。這次會議並未宣布任何産量政策調整,而是宣布將在17日的下次部長級會議上採取一定措施,以平衡全球石油的供求水平,穩定石油市場。 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油價這一波已持續四個月的跌勢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相比7月份創下的147.27美元的歷史新高,油價在上月21日盤中最低觸及48.25美元,下跌了整整近100美元。上一次油價出現這麼猛烈的下跌,還要追溯到1996年至1998年期間,當時受亞洲金融風暴等因素影響,油價持續跳水逾60%,最低跌至10.35美元。 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1日在德黑蘭對媒體説,在本月17日的阿爾及利亞會議上,歐佩克“肯定會採取行動”,只是沒有透露具體的減産規模。“市場當前處於供應過剩狀態,我們已經注意到原油庫存水平非常高。” 德意志銀行的首席能源分析師西敏斯基&&,和其他領域一樣,歐佩克也深切感受到了經濟降溫的衝擊。“在以往經濟出現大幅降溫的時候,歐佩克通常都需要進行一系列減産才能穩住形勢。”不過,到目前為止,歐佩克似乎還沒能止住油價這波高達67%的跌勢。 在上一輪油價大跌周期中,歐佩克曾連續出手減産。在截至1999年3月的一年中,該組織的日産量配額削減了11%,大大超過了今年10月份的減産力度。到2000年6月,歐佩克的産量配額已較1998年時的每日2750萬桶低了25%。 在上月29日的特別會議上,歐佩克&&,全球經濟增長滑坡,將導致原油需求較一個月前的預期“更為疲軟”。國際能源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拜羅爾上月底&&,隨着全球經濟增長繼續放緩,原油價格可能繼續下滑。“現在油價最主要的決定因素就是世界經濟的表現,”拜羅爾説,“如果經濟繼續降溫,需求也將進一步承壓,進而會衝擊油價。” 巴德里再次重申,75美元可能是當前該組織認為較為“合理”的油價,“但我們的預期是在70美元至90美元之間”。沙特石油大臣納伊米上周末也&&,75美元左右的油價才足以確保産油國有能力從事新的原油設施和項目投資。
50、40還是更低?
“油市短期前景依然黯淡,”巴德里説,“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原油需求的下滑趨勢將一直持續至明年。” 在全球經濟持續降溫的背景下,歐佩克和國際能源機構11月份都連續第三個月下調了對全球原油需求的預期。國際能源機構為28個工業化國家、也是全球最主要原油消耗國服務。同時,原油消耗量佔全球四分之一的美國的庫存水平近期也持續上升,迄今已連續九周增加,為2005年4月以來最長紀錄。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的能源分析師伯格&&,當前原油市場關注的似乎更多是需求面的下滑,而不是供應的過剩。即便歐佩克本月再次減産,可能也未必對油價帶來太大刺激,因為投資人意識到産油國的閒置産能在持續增加。 新加坡一家能源諮詢機構的分析師裏根認為,歐佩克上周沒有採取行動是正確的決策。裏根&&,如果歐佩克這一次宣布大舉減産,而油價又繼續走低,那麼反倒不如“省點子彈”。 裏根認為,歐佩克顯然是寄望原油市場的局面在幾週後出現改觀。“這樣的願望可能落空,但屆時市況可能有些改變,使得歐佩克的任何減産措施能對市場發揮作用。”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的伯格認為,對於歐佩克可能在兩周後再度減産的預期,可能會幫助穩定油價短期走勢。他預計,油價近期可能在50美元附近震蕩。美林公司日前發布預測稱,受到近幾十年來首次出現的全球需求萎縮拖累,原油價格明年1月份的均價可能跌至43美元,比上周五收盤價低了21%。 華盛頓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的能源顧問埃伯&&,當前油價持續走低主要因為需求因素所致,“誰都不知道這樣的下跌還會持續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