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金融危機 澳大利亞年輕一代不識愁滋味
    2008-11-03    作者:熊娟    來源:中國青年報
    金融危機已嚴重影響全球經濟發展。但澳大利亞新生代年輕人“少年不識愁滋味”,找不到工作卻不改變高消費習慣。
    Y世代指1980年至1999年出生的年輕人。出生在這一時期的人酷愛手機和電腦,在生活和工作中從未遭受挫折。他們拒絕在30歲前結婚或結婚前離開家。
    “步入社會的Y世代將會發現經濟形勢有別於6個月之前的繁榮景象。”澳大利亞《時代報》11月2日援引澳技術開發中心負責人多米尼克瑟爾本的話報道,“Y世代將面臨就業難和償還高額貸款雙層壓力。”
    隨着經濟衰退,失業人數將增多。對剛步入社會的Y世代而言,他們面臨強大的就業壓力。澳大利亞國民銀行預計,到今年年底,失業人數將達到6%。
    現年21歲的莎拉詹金斯是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她從暑假開始排隊等候實習機會。許多同齡人都沒有做好準備,“我們將受到嚴重打擊。”詹金斯説,“我有點擔憂。畢業後,很少有人能找到理想工作。受金融危機影響,許多畫室解雇了初級設計師。”
    面對金融危機的衝擊,城市市場研究機構Lifelounge對3291名16 歲至30 歲的年輕人展開消費習慣調查。結果顯示,他們追求享樂,依然保持高消費。
    瑟爾本説,問題主要出在Y世代貸款消費,“他們接受事物速度快。貸款消費使他們買自己想要的商品,而不必等存夠錢再買”。
    《時代報》評論,Y世代並不清楚信用卡消費與借記卡消費的區別。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基金會調查顯示,9年級和10年級的學生中,50%讀不懂銀行關於兩種卡的介紹。
    澳大利亞一項對1230名18歲至64歲人士的調查發現,31%的年輕人願意增加享樂消費支出,33%的年輕人願意購買iPhone、全球定位系統導航儀和電子游戲等電子産品,29%的年輕人願意增加餐飲消費支出。瑟爾本評價:“這是不受約束的消費,因為他們不希望夢想破滅。”
    現年22歲的馬修馬利什就讀於莫納什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將於明年本科畢業。
    他打算繼續唸書,4年後拿博士學位。他告訴記者,原本就有深造的念頭,經濟衰退促使他作出繼續唸書的決定。“我不得不把眼光放遠點,因為現在可能沒有發展機會”。
    現年29歲的喬皮澤畢業於墨爾本商學院,現在澳大利亞國民銀行任職。她説,經濟衰退對沒有吃過苦的Y世代是一個嚴酷挑戰。但她堅信這次危機不會像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那樣,對度過金融危機持樂觀態度。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人口統計學家伯納德索爾特認為Y世代只是單純拒絕擔憂。“他們沒有結婚,沒有抵押品,沒有孩子。他們也不太擔心工作……因此,如果失業,正合他們的心意。他們可以借機待在家裏,看著等離子電視,不考慮未來。”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相關稿件
構築阻斷金融危機的防火墻 2008-11-03
金融危機爆發——是互聯網的錯嗎 2008-11-03
全球金融危機進程才過半 2008-11-03
億萬富翁暮年遭遇金融危機 2008-11-03
金融危機誘發炒瓷熱潮 200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