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增速連續四月超23% 擴大內需應成長期目標
    2008-10-22    作者:吳婷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國家統計局21日發布的數字顯示,9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47億元,同比增長23.2%。從6月份起,我國消費已連續四個月保持23%及以上增長。

城鄉消費均較快增長

  今年以來,我國國內市場銷售增速繼續加快,城鄉消費均較快增長。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886億元,同比增長22.0%,比上年同期加快6.1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3%,比5月加快1.4個百分點。隨後的7月至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始終保持在23%以上。
  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2.7%;縣及縣以下零售額增長20.6%。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增長22.0%;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增長24.8%;其他行業零售額增長4.0%。
  分商品類別看,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吃、穿、用商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3.3%、25.9%和28.6%。其中,糧油類增長28.6%,肉禽蛋類增長25.6%,汽車類增長29.1%,石油及製品類增長46.4%,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同比減少5.7%。

需要積極應對出口下滑

  在21日網易《北京觀察》財經論壇上,多位專家就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發表了看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若恩教授認為,從一季度開始,我國經濟增長已經出現放緩勢頭,一季度GDP增速為10.6%,二季度則為10.1%,三季度為9%,而2007年數據是11.9%。
  瑞銀證券中國經濟研究主管汪濤認為,在未來的兩到三個季度,出口下滑將構成經濟持續增長的不利因素,需要積極應對。
  對於市場上關於通貨緊縮的擔憂,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張永軍&&,由於國家採取措施較為及時,這種狀況不會出現。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20日提供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的進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2.5%,比去年同期下降8.9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1.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
  而對於我國明年的外貿形勢,專家紛紛&&不樂觀。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處處長張永軍&&,我們來自外部貿易環境的危機,不僅僅來自美國,金融危機對歐盟、日本等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的影響,在明年可能釋放得更為明顯。
  瑞銀證券中國經濟研究主管汪濤&&,明年出口形勢不樂觀,除了直接對GDP構成向下的壓力,出口減弱的風險對中國經濟影響最大的還包括導致與出口有關的投資減緩,從而進一步影響經濟增速。

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

  在經濟增速減緩的情況下,我國應該採取何種應對措施?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價格改革是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新的定價機制必須是市場定價,這樣才能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此外,宏觀政策方面,貨幣政策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財政政策方面應當擴大政府投資,在鐵路等基礎設施方面,以及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同時應努力增加消費佔GDP的份額。
  曹遠征認為,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擴大內需,應當成為我國政策調整的長期目標,在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情況下,我國也獲得了發展模式調整的契機。
  任若恩則認為,消費增長目前仍面臨一些困難,因為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5%,比去年和前年12%左右的增幅大大減小,而在構成內需的消費和投資兩個環節裏,投資的增長空間更大,尤其是房地産。他認為,二套房貸政策應當放鬆,以便刺激消費。

  相關稿件
泡沫不擠 內需難振 2008-10-21
擴大內需將成保增長良藥 2008-10-21
走好“擴大內需”這步棋 2008-10-17
刺激內需要用好財政政策 2008-10-16
擴大內需保增長不能指望樓市 200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