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4-07 作者:鄧萬祥 來源:農民日報 |
|
|
本報訊
記者從最近召開的四川省農村工作會和四川省農業局長會上獲悉,四川今年將大力實施城鄉發展規劃、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六個統籌”,加快建立新型工農關係和城鄉關係,實現農村與城市共同繁榮。主要目標是,農業增加值增長5%;農業産業化經營組織帶動農戶面擴大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力爭增長8%。 為此,四川省政府頒發《關於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大力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把統籌城鄉發展、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作為貫穿今年農村工作的基本方略。 四川省頒發的這一文件被稱為新時期四川農業發展“新政”,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確保農民持續增收、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健全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體制保障等七個方面,制定35條政策。 意見要求,大幅度增加對“三農”的投入。今年,全省地方財政預算安排“三農”投入403億元,其中省級財政預算安排“三農”投入108.7億元,比上年增長39%。耕地佔用稅新增收入的60%以上用於農田水利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對“三農”的政策扶持,認真落實中央加大對農民直接補貼和扶持農業生産的政策。構建三個産業協同推進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把加快發展縣域經濟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和現代化農業、新型工業、農産品加工業、現代化服務業互保共進的平台,作為縣域工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全省重點發展優質糧油、畜牧、果蔬、木竹、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産業。強調拓展農業功能,培植新興産業。 把探索建立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體制機制,推進破除城鄉二元體制,推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管理覆蓋城鄉的綜合配套改革作為重點。強調發展農村新型服務組織,鼓勵發展集商業服務、公共服務、社區管理為一體的農村綜合性服務組織;建立現代農村市場物流體系。繼續實施“萬村千鄉”、“雙百市場”、“鄉村糧油超市及連鎖店”和“農産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等工程。加快構建跨區域的糧食等大宗農産品流通骨幹網絡。繼續支持農村經紀人、流通大戶開展農産品營銷。推進農村信息化。強化通信基礎網絡建設,在全省推廣資費優惠的農民科技110等公益性聲訊服務。 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保障農民基本公共需求。要求加快發展農村教育,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全部學生教科書免費、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提高生活費補助標準的政策。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構建農村職教培訓網絡,擴大中職教育招生規模。提高農村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加強縣、鄉、村三級文化設施建設。 建立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繼續抓好扶貧開發。2008年新解決20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溫飽問題,改善60萬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生産生活條件。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大力實施開髮式扶貧,繼續推進新村扶貧、産業扶貧、勞務扶貧、移民扶貧和社會扶貧。切實解決貧困地區行路難、吃水難等民生問題。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有效保障農民土地權益,堅決制止任何組織以任何形式侵犯農民土地權益的行為。農地徵用要將農民利益放在首位,徵地補償費依法應當支付給被徵地農民的部分,必須直接發放給被徵地農民。對未履行徵地報批程序、徵地補償標準偏低、補償不及時足額到位、社會保障不落實的,堅決不予報批用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