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點迷霧”使46.5%的意向買房人觀望著
    2008-02-29    作者:李松濤    來源:中國青年報
    如果現在有人問:“房價拐點出現了嗎?”你會有什麼反應?
    相信很多人會是一臉茫然。
    近期,中國青年報與新浪網合作推出了“中國房價是否出現拐點”的調查,截止到記者發稿時,已有3787人參與。結果顯示,普通人對2008年房價拐點是否會出現並無一致看法。對今年房價出現拐點&&“不太相信”或“完全不相信”的比例為45.4%,&&“比較相信”或“完全相信”的比例為38.7%,還有15.9%的人對此“不確定”。
    去年12月,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提出“房價拐點”論,並率先在深圳將萬科的房價進行了“向下調整”。從那時起,房價拐點出現與否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從開始只是聲稱廣東樓市出現拐點,到幾天后又把這個觀點延伸到全國;從率先在深圳“向下調整”萬科的房價,到元宵節在上海全線優惠5%;從通過央視奉勸大家過三五年再買房,到建議“沒有最後‘定型’的人在40歲之前還是租房為好”,一向低調的王石,從去年歲末開始頻頻拋出具有轟動效應的言論。
    從王石的個人博客上來看,王石對當前中國房地産市場的判斷很明確:房價的過快上漲或者大起大落對任何一方都是不利的。短期內房價超過收入水平過快上漲的現象不可持續,市場需要理性調整。
    2007年的宏觀調控與以往不同,是王石反復強調的。他認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與其説房地産市場調整影響宏觀經濟,不如説是宏觀經濟調整在規範房地産這個子市場。控制信貸、控制土地擴張規模、調整收入分配製度,都是從宏觀經濟的層面作出的決策。具體到房地産市場就有緊縮貸款、收緊新增用地的供應和建設住房保障體系。宏觀經濟局面正在越來越深入地影響房地産市場,宏觀層面的平穩健康發展將有利於房地産市場的可持續增長。
    王石還&&:“會不會有更嚴厲的政策&&,要看現行政策的執行效果。住房是帶有社會屬性的産品,政策的核心目標包括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維護社會的穩定,也包括保持整體經濟發展的穩定、保障金融安全。這些目標不達成,調控就不會停止,這不是哪個企業可以施加影響的。”
    在王石公開拐點論之前,從去年9月底開始,央行就收緊了銀根,開發貸、個人住房貸款都被收緊。11月開始,深圳、廣州、北京、上海這些城市的房屋交易相繼進入冷清狀態,這些城市的房産中介相繼都出現了卷款逃跑、關閉門店甚至倒閉的狀況,而且,房屋交易至今仍沒有回暖的跡象。
    那麼,王石的判斷是正確的?
    對於樓市各種各樣的聲音開始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媒體,支持王石自不必説,有相當多的普通民眾都盼著房價回調好圓自己的安居夢。反對王石的聲音同樣擲地有聲。
    同王石一樣大名鼎鼎的SOHO中國董事局主席潘石屹就明確否認樓市拐點論,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中國這麼大,各地市場情況也各有不同,籠統説出現拐點是不確切的,深圳現象不能代表全國。
    在潘石屹看來,2008年的土地市場肯定會出現拐點。至於房價,潘石屹用了“不能一概而論”來形容。他&&,2008年開始,單價在8000元以下房子的價格可能會出現“拐點”。主要原因是經濟適用房、兩限房和廉租房的供應加大,市場上低於8000元/平方米的房子供應更加擁擠。
    比潘石屹言辭更激烈的是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他就公開&&,“夢想讓樓市進入拐點、看樓市大跌的確實大有人在,但他們會失望的。”
    這位地産界有名的“大嘴”更是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題為“幾隻蒼蠅”的文章稱,雖然也有所謂的房地産行業的專家、經理人或大腕在夢話“拐點”,但更多表現出的是單個企業或經理人的見解和觀點。也許背後還藏着許多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秘密”,或僅是源於這些“秘密”而作“秀”。
    無獨有偶,在東方衛視的頭腦風暴欄目中,資深媒體人羅振宇公開&&,王石的拐點言論和萬科的降價行動,符合萬科的利益。“因為我們必須承認,萬科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他儲存好了所有過冬的糧草,所以他盼望冬天早一點到來,把其他人餓死,為他清場。”
    同樣是在中國的城市經營房地産,同樣面對國家的宏觀調控,這幾位地産巨頭的觀點分歧卻如此之大。其實,作為商人,其言論必定與其追逐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有着或明或暗的&&,普通人不能心存奢望。只是,這樣熱鬧的爭論把老百姓弄糊塗了。
    針對王石和萬科的一系列言行,此次的調查顯示,49.8%的人認同“萬科降價僅是房地産業內的清理門戶,目標是擠壓中小開發商”的説法,而22%的人則“反對”甚至“非常反對”這個觀點,剩下28.2%的人則無從判斷,感覺“不明確”。
    有意思的是,儘管很多人都被開發商的種種言論弄昏了頭,但在判斷開發商爭論房價拐點的動機上卻出現了比較一致的看法。
    調查顯示,61%的人“同意”或“非常同意”開發商的拐點之爭只是變相的作秀。面對開發商的種種驚人言論,大部分民眾的反感情緒耐人尋味。
    對普通人來説,目前樓市拐點現與未現,其實就是房價跌沒跌、跌多少,可各種聲音中卻獨獨缺少這方面讓人信服的數據和分析。
    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四季度,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10.2%,為去年四個季度的最高值。
    此數據讓人心涼,可從其他機構公布的數據卻又讓人覺得似乎房價拐點有盼頭。
    佑威房地産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15日~21日,上海商品住宅(指新房,剔除配套動遷房的住宅部分)成交均價環比大幅下滑34.9%,為9767元/平方米。這是自去年4月以來,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價首次跌破每平方米萬元的大關。
    在北京,一些樓盤銷售時也確實出現了種種明折、暗折,比如送車,比如只付首付款的20%等等。此外,保障性住房在加大投入,廣州、北京還相繼推出了限價房,這些都可能對未來的房價走勢産生影響。
    那麼,究竟房價拐點是否出現?2008年房價是漲是跌?從本次公眾調查來看,預測今年房價上漲與下跌的人基本旗鼓相當。
    儘管如此,面對高不可攀的房價,面對無從判斷的市場,普通人的購房意願還是出現了變化。調查中,從購房打算上看,有46.5%的人認為“家裏需要買房,但還是觀望一兩年再説”,32.5%的人則明確“家裏有房住了,不再買”,這就是説,觀望和不再買的比例合計達到了79%。
  相關稿件
限價房入市反映不一 能否撼動高房價須觀察 2008-02-29
京滬房價下降是否影響全國? 2008-02-27
像抓一線城市一樣抓二線城市房價 2008-02-26
萬科降價,房價“雪崩”將現? 2008-02-25
部分城市房價漲幅趨緩 200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