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經濟學家》周刊:2008年互聯網三大趨勢
    2008-01-0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英國《經濟學家》周刊網站12月23日發表文章,題目是“2008年的技術”,副題是“三種大膽的預測”。文章説,網上的信息越來越豐富,上網速度卻會變慢;手機上網帶來新的接入方式;開放式系統成為主流……

    1.上網速度將變慢

    展望未來,我們至少可以很有把握地預測一件事,即2008年我們不能再認為上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網絡的發展不會減速,但隨着越來越多的用戶上網下載音樂、視頻和游戲,同時不停地用電子郵件、即時信息和聊天軟體交流,信息高速公路有時也會堵車。
    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所用的大型纜線是對稱的,也就是説,上傳和下載使用的帶寬是相同的。但終端用戶總是從網上下載數兆的信息,卻僅僅敲幾下鍵盤或點幾下鼠標,上傳幾K的內容。因此,儘管有人向網上傾倒了數十億計的垃圾郵件,但它們使用的卻是電話公司相對空曠的上傳通道。
    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首先,數百萬種小玩意兒進入了人類的生活。如今,一切裝有芯片的小發明都可以上網,通過連接其它數碼設備進行自動更新,預先考慮並滿足使用者的每一種需求。
    不久以後,如果不能上網,便攜式媒體播放器、個人導航裝置、數碼相機、DVD機、平板電視乃至手機就全都無法正常使用。就連數碼像框也必須通過W i-Fi無線上網,這樣它們才能從Flickr網站上下載最新照片。
    與此同時,用戶們將改變他們使用網絡的方式:隨着Fa c e b o o k、YouTube、M ySpace等社區交友網站的流行,在下載的同時,他們也將上傳數千兆的信息。
    在業界所謂的“未來浪潮”中,“用戶生成內容”將像海嘯一樣,以排山倒海之勢佔據前所未有的份額。突然之間,似乎每個人都成了嶄露頭角的馬丁西科塞斯,熱衷於與YouTube網友分享自己拍攝的錄像。
    曾幾何時,通過Napster等P2P網絡分享的最大文件莫過於佔據幾兆字節的M P3音樂。如今,幾百兆字節的音樂視頻和電視片斷正通過BitTorrent、Gnutella等文件共享網站在互聯網上進行交換。
    這全都是雙向的。P2P的理念在於每個人在下載文件的同時也把文件上傳給其他人。
    這只是個開始。不管是否合法,數千兆字節高清視頻和電影的交換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事實上,它很快就會變成司空見慣的事情。電視製作公司發現,與播出電視節目相比,把節目免費放到網上能夠帶來更多廣告收入。如今,電影製片公司也在如法炮製。
    結果就是交通堵塞。從設備訂單上就可以看出電話公司的帶寬已經不夠用了。
    雖然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韋裏孫通信公司(Verizon)、科姆卡斯特公司(Com cast)等幾大互聯網服務供應商都計劃升級主要設備,但至少要一兩年才能看到情況的改善。到那時,網絡電視將蓬勃發展,垃圾郵件的數量將翻十倍,便攜設備全都裝有W i-Fi,用戶們強烈要求更大的容量。
    同時我們得接受的是,上網更像是在節假日走高速公路。我們最終會到達目的地,但旅途可能不那麼順利。

    2.上網方式將分化

    本月早些時候,谷歌出價競購美國聯邦電信委員會(FCC)將於2008年1月底拍賣的700兆赫無線頻段。52頻道至69頻道用來傳送模擬電視信號的700兆赫頻段將於2009年2月變成數字電視信號頻段。
    這是世界上最值錢的頻段之一。它曾經被用來傳送超高頻(U HF)電視信號,因為它不會被大氣層吸收,能夠傳送數英里,滲透到建築物的每一個角落和縫隙。
    手機運營商對700兆赫頻段垂涎已久。它們認為,為客戶提供移動電視等寬帶服務將帶來巨大的利潤。
    但700兆赫頻段也是在美國建立“第三條上網通道”的最後希望。這樣一個無線網絡將為客戶提供一個絕佳的選擇,取代AT&T、韋裏孫公司昂貴而糟糕的DSL服務,以及科姆卡斯特公司比它們好不了多少的有線寬帶服務。
    近幾個月來,業內一直充斥着一種傳言,説谷歌即將進軍手機行業,用G-Phone擊敗iPhone。這種可能性不大。
    上述傳言源自谷歌最新公布的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但Android不是為了讓谷歌做出花哨的手機,而是為了讓手機更便於使用。
    當然,谷歌的目的是讓大量“開放式”手機進入市場。這種手機不用受到幾大運營商強加的限制———例如不能下載其他公司製作的軟體和游戲、不能在網上自由搜索、不能在無線上網區域內撥打免費的網絡電話(VoIP)。
    不管誰成為競購700兆赫頻段的贏家(目前韋裏孫公司是最大的奪標熱門),都不得不向符合基本規格的手機開放網絡,而手機本身也不得不向其它供應商的軟體和設備開放。
    簡而言之,不管最後勝負如何,谷歌都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互聯網搜索引擎肯定會像在&式電腦上一樣受到手機上網用戶的歡迎。擁有移動上網市場至少60%的份額是谷歌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

    3.上網以及與電腦有關的一切都將開放

    令人高興的是,在2008年,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依靠專利技術發家的公司接受“開放性”。被迫認輸並不情願地接受這一必然趨勢的絕不止韋裏孫一家公司。
    就連一直捍衛封閉系統模式的蘋果公司也不得不讓步,開始接受開放理念。它嚴加防護的iPhone才上市沒幾天就被破解了:顧客決定在iPhone上運行Skype等第三方軟體。
    蘋果公司最初的反應是企圖嚴厲鎮壓,但後來德國一家法院作出裁決,迫使它在當地的運營夥伴給境內出售的所有iPh o n e解鎖。對世界各地購買iPh one的人來説,好消息是大量第三方軟體正在開發中。
    軟體開發商SCO公司不久前在版權大戰中敗訴,進一步推動了這一開放潮流。
    長期以來,由紅帽公司和諾韋爾公司獨家發售的Linux一直被用在後&服務器上。自從SCO公司敗訴以來,Linux在小企業和家用電腦領域迅速躥紅。
    正因為免費,Linux成為低端個人電腦首選的操作系統。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成為第一個受益人。他發起的“每個孩子一台筆記本電腦”計劃旨在為發展中世界的兒童提供計算機教育。他在計劃中使用的XO筆記本電腦售價不到200美元。如果沒有Linux操作系統,這種電腦將永遠難見天日。
    企業習慣於購買1000美元的辦公電腦,運行Vista企業版操作系統,安裝200美元一套的微軟辦公系統。在這種情況下,使用Linux這樣的免費操作系統、售價不到500美元的電腦擁有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這還沒算上至少要賣2萬美元的微軟Exchange和Sharepoint服務器軟體。同樣,Linux也免費提供此類服務器軟體。
    行家們承認,不管是微軟還是蘋果,在新的價位上都沒有競爭力。隨着開放源代碼的軟體迅速走向成熟, Linux、OpenOffice、火狐(FireFox)、M ySQL、Evolution、Pidgin和大約2.3萬種Linux免費軟體似乎隨時準備填補它們留下的空缺。有人估計,Linux的擁躉數量很快就會超過蘋果公司M acintosh系統。利努斯托爾瓦茲(Linux操作系統的發明者)理應感到驕傲。

  相關稿件
國美營銷網絡擴大將抑制電器價格上漲 2007-12-27
不良商家用“網絡團購”算計人 2007-12-21
天津市啟動迎奧運手工編織網絡大賽 2007-12-21
神州數碼網絡進軍電信運營市場 2007-12-20
“網絡代購”悄然流行 200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