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長張祖林回應“市民不願參與無車日”
    2007-12-03    作者:張文凌    來源:中國青年報
    11月24日,昆明實施了今年的第三個“無車日”。
    “無車日裏,你覺得方便嗎?”11月26日,剛剛當選為昆明市市長的張祖林在與網民交流中,有網民直接向他發問。
    昆明市從今年10月起,將每月最後一週的星期六定為“無車日”。昆明市因此成為了國內第一個每個月都有“無車日”的城市。但是這個用行政命令推行的“無車日”,因“是否有合法性”和“對不聽勸阻進入無車區的駕駛員進行處罰是否有法律依據”等問題而備受爭議。加之近一個月以來,昆明市緩解交通擁堵的市政工程不斷開工,交通成了網民向新市長提得最多的問題。
    “無車日裏,我也覺得不方便。”張祖林直言道,“第一個無車日我沒出門;第二個無車日我坐公交車去打網球,我家在南邊,網球場在北邊,我倒了兩次車,用了一個半小時才到;第三個無車日我有一個公務活動,我走了一段路,然後乘的出租車。”
    “走路期間,我向交警了解了一下情況,他們説第三個無車日的效果比第二個好。這給我很多信心。”張祖林説。
    “我知道,有些人認為,每月一次無車日是個‘秀’。我看了這些評論,認為無論褒貶都有道理。”張祖林説。
    他認為,讓習慣開車的人去走路或乘公交車,是件很難的事情。實行無車日,並不是為了限制私車的使用,而是倡導一種新理念。把無車日放在星期六並且一月一次,對大家生活工作沒有太多影響。“但我們仍然聽到很多抱怨。我認為,不是老百姓不願意參與、有車一族不願意參與,而是我們的交通系統太不完善。”
    張祖林的話讓網民深有同感。
    雲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的副教授湯海濤算了一筆賬:昆明公交實行換乘減免措施,規定在1小時內,乘客第一次持普通公交IC卡乘車時是0.9元,之後1小時內無論換乘多少次都能享受半價0.5元優惠,超過1小時刷卡系統按首次刷卡劃費即0.9元/次。
    “這對普通百姓沒有多少吸引力,即使是一小時內三次乘坐,花費1.9元,比北京這個高消費城市還貴出0.7元。無車日實施的第一天,昆明100多萬次的刷卡,得到換乘優惠的只有大約5萬人次。這有意義嗎?而且昆明出租車價位在全國屬於高位運行,坐得起出租車的人一定會買車。”湯海濤説。
    一些市民&&,“無車日”倡導騎自行車,但在城市的街道上,“最慘的就是騎自行車的人了”,“騎車很危險,而且不舒服”。
    湯海濤描述了一下昆明騎自行車人的現狀:把隔離綠化帶拆掉以後,騎自行車的人就得忍受汽車的追攆;為了分流右轉的汽車,交通主管部門在自行車道上畫了汽車右轉道標誌,右轉車道和自行車道混合在一起。即使是自行車停下來等紅燈,右轉的車輛也會在後面不停地按喇叭,要自行車避讓。而且現在自行車的停車位也很少,如果有人不識時務,把自行車停在汽車停車線內,司機就可以按着喇叭逼攆騎車人。自行車怎麼騎,似乎不在交通主管部門考慮範圍之內。
    “無車日”還倡導步行,但如今,“很多地方都快沒有人行道了”。有網民説,近年來,有關汽車的法律法規逐漸增加,一些汽車法律服務的專業網站也不斷推出。
    但對這些法律,開車人和不開車的人看法不一。添置了汽車的人,“都咒罵過路人妨礙了交通,痛罵行人如何討厭,如何不懂交通規則。而步行者説,現在街道都被保護汽車的各種法律霸佔了,開車和行走應該享有同樣的路權。但是一次次的擴路,卻是讓汽車走的道寬一些,讓人走的道窄一些”。
    在回答網民的問題時,張祖林還指出:“緩解交通擁堵不僅僅是個路的問題,還有其他社會資源問題。僅從道路建設上理解緩解交通擁堵是片面的。”
    他説,交通擁堵和城市的社會資源布局不合理有關。醫院、學校、客運站、體育場……大部分公共設施、社會資源都集中在一環以內。“看個小病都要到市區,哪有不堵的”。
    目前,昆明市計劃投入70億元、用一年時間解決主城區交通擁堵問題,而過去的計劃是3年。“昆明的交通問題已經容不得我們按部就班地分項建設。很多工程同時上馬,給市民帶來了不便,但疼十指不如斷一指,3年時間太長了。”張祖林説。
    “如果不盡快解決這些問題,要達到設立無車日的初衷是很難的。”張祖林説。
    本報昆明12月2日電
  相關稿件
“無車日”為何引發公眾爭議 2007-11-02
[大家談]“無車日”宜倡導為主 2007-11-02
昆明月月都有“無車日” 2007-10-31
昆明每月設"無車日"引發各方爭議 2007-10-30
昆明每月“無車日”被指作秀 200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