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新政開始預熱 炒房行為再度面臨打擊
    2007-09-27    於兵兵    來源:上海證券報

  第二套以上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調整至40%以上,利率上浮空間大幅提高,商業用房和商住兩用房首付比例同時上調,利用信貸手段進一步規範開發商囤積土地、房源的投機行為……
  昨天(26日),上海證券報獨家披露,一系列房地産信貸新政已制定,並開始徵求商業房地産信貸部門意見,最終會由銀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通知形式下發,可能會趕在國慶前&&。
  “提高購房首付比例,這是被市場公認的最具‘殺傷力’的房地産調控政策之一。隨着樓市逐日升溫,這一調控‘壓箱之作’正準備啟動。”一位房地産資深人士這樣看待這一系列政策。

第二套房利率或漲10%

  消息一出,引起市場軒然大波。昨天,A股地産板塊大跌4.21%,跌幅與“530”相近。根據Wind資訊統計,70隻A股房地産股昨日成交逾81億元,下跌股票58隻,佔比83%。權重地産股則全線下跌,其中萬科A、金融街、中糧地産、招商地産、保利地産、泛海建設分別下跌5.30%、5.19%、4.20%、5.16%、5.41%和6.43%。
  昨晚有進一步消息稱,新政除上調首付比例外,可能明確二次購房房貸利率上浮空間達10%。另外,新政中還提及加大對住房保障體系的金融支持,包括從利率、期限、資本金要求等方面全面支持廉租房建設。這一工作,將由央行、銀監會會同財政部、建設部等多部門共同落實。
  一場與房地産有關的全面金融調控很快將走向前&。分析人士認為,若上述政策最終在國慶前後落定,本已處於較高市盈率水平的地産股可能因此進入調整期。
  對於提高首付比例等房貸政策本身,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上海區副總經理於丹丹&&,新政&&後,樓市的改善性需求和彈性投資需求(指流動性過剩、股市回流引起的樓市投資需求)會由於初始投資成本增高減少。加上增加供給的政策配合,未來樓市供需摩擦會進一步縮小,而市場對提高首付比例政策&&早有預期,並已經向購房者進行政策預熱。
  專家評價,新政在指導思想上“比較科學”,針對第二套住房的政策可避免打擊自住需求。另外,因為央行徵信系統數據庫已經覆蓋全國,在跨城市範圍內界定第二套住房的技術條件已經成熟。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5.33億自然人和1116萬多戶企業已進入央行信用檔案系統。

落實情況值得關注

  也有專家&&,政策最終影響有待檢驗,一方面僅對第二套以上購房提高首付,這一起點弱化了此前市場估計的政策影響。另一方面,因政策執行細則未出,能否落實到位仍存在未知數。
  “其中可能存在的執行難點在於是否有必要對改善型第二套住房‘一刀切’。”上海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房地産研究中心副主任叢城&&。比如因工作調動問題需要異地購房,因大家分小家的原因需要二次置業等。而如果購房者需要在賣掉第一套房後再購入第二套房,無疑會有較大的時間成本。
  上海交通銀行、浦東發展銀行相關人士昨天介紹,目前支行方面還沒有收到房貸新政的落實通知。“現在仍然可以貸到七成,無論第幾套。”一位商業銀行個人信貸部經理&&。
  回顧近三年來的房地産宏觀調控過程,上調首付比例幾乎成為和取消預售制度等政策並列的撒手锏。提高首付成為市場公認的解決樓市過度升溫的“最後一着”。也正是因為影響較大,提高首付比例的政策&&遠比提高利率來的謹慎。
  宏觀調控以來,唯一一次首付比例的調整在去年5月,建設部、人民銀行等九部委聯合下發《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要求從2006年6月1日起,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30%。考慮到中低收入群眾的住房需求,對購買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仍執行首付款比例20%的規定。

  相關稿件
工商銀行擬發40.21億元信貸資産支持證券 2007-09-25
伯南克:信貸危機增加美國經濟前景不確定性 2007-09-21
普華永道判斷:信貸市場動蕩將波及美酒店業 2007-09-19
誰在觸發中國信貸擴張與資産泡沫? 2007-09-18
保爾森重申美經濟有能力抵禦信貸市場衝擊 2007-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