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CPI可能居高不下 發改委稱經濟仍未過熱
    2007-09-05    何鵬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畢井泉在昨天(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本報記者 史麗 攝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畢井泉4日指出,今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有所加快,但並不能由此得出中國經濟過熱的判斷。
  今年前7個月CPI同比上漲3.5%,但物價總體上仍處於可控範圍,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
  今年3%的CPI調控目標是預期性、指導性的,高於預期調控目標和低於預期調控目標都是正常的。
  目前發改委沒有收到兩大石油公司因原油上漲要求調整成品油價格的報告。
  逐步理順成品油價格的政策已經確定,具體的調價時間,要根據國際市場的油價和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統籌考慮。

  “現在物價上漲是一種結構性的上漲,在結構性上漲的因素消失之後,國內的總需求和總供給在平衡的基礎之上,可以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在昨日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畢井泉對中國物價未來的走勢作出如上判斷。

物價屬於“結構性”上漲

  去年四季度以來,特別是今年5月份以來,食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推動了整個市場物價總水平的上升。5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了3.4%,6月份上升了4.4%,到7月份上升到了5.6%,創近十年來最高水平。
  今年1至7月,平均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3.5%。對於居高不下的CPI數據,畢井泉認為,這屬於結構性上漲。
  “其中有2.9個百分點是食品價格上漲所推動的,再加上居住類的價格上升的幅度,兩者就合計影響了3.4個百分點,其他類的商品,升降相抵,基本上對物價總水平沒有影響。”畢井泉&&,由於當前物價上漲主要受食品價格上漲的拉動,其餘的商品價格是有漲有落的,總體上仍處於可控範圍。
  “從我國當前經濟運行的情況看,總需求與總供給基本平衡的格局並沒有改變。現在存在的只是結構性的供應不足,比如説豬肉,並沒有出現全面的供應緊張,即總需求嚴重超過總供給的局面。”他重申。
  他説,在結構性上漲的因素消失之後,國內的總需求和總供給在平衡的基礎之上,可以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

CPI超預期或引發調控

  為了穩定在本輪漲價中最為突出的豬肉價格,國家&&一系列針對措施,最近這段時間,生豬生産開始有所恢復,肉價這三個星期也比較穩定。
  “隨着豬肉價格趨於穩定,物價指數上漲的幅度也會趨於穩定。”但畢井泉同時提醒,這並不意味着在短期內就能夠使價格指數回落到3%以內。
  他説,年初政府提出要把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控制在3%的調控目標,這是一個預期性的、指導性的,高於預期調控目標的情況和低於預期調控目標的情況都是正常的。
  申銀萬國分析師李慧勇對記者分析説,年初確定的物價調控目標綜合考慮了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國內外的經濟形勢和百姓的承受能力。
  “但與2007年國際經濟和國內經濟會適當減速的預測相反,實際上今年以來我國實體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而國際上大宗商品也沒有出現回落。”他&&,應該説,在經濟、消費、貨幣投放都超預期的情況下,物價水平超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
  他説,在一定程度上,物價水平控制在3%以內,可以理解為這是政府的調控預期,一旦超過這個限度,則將會採取相應的調控手段。

遏制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

  昨日畢井泉也表明了當前加強宏觀調控的重要性。他説,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有所加快,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比上年同期上漲11.5%,同比提高了0.5個百分點。
  “雖然並不能由此得出中國經濟過熱的判斷,而且作為總量關係的另一個反映,目前國內經濟增長的支撐條件現在有了明顯的改善,煤電油運等方面都沒有出現全面緊張的狀況。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經濟增長的速度確實偏快,存在着轉為過熱的可能性和危險性。”
  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下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部署,要堅持把遏制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穩定和完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

國家將統籌考慮成品油調價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畢井泉4日説,國家發展改革委迄今為止沒有接到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由於國際原油漲價而提出提高成品油價格的申請。但逐步理順成品油價格的政策已經確定,具體的調價時間,要根據國際市場的油價和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統籌考慮。
  他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説:“中國的原油價格已經與國際市場接軌,在此基礎上逐步理順成品油價格,這個方向也已經確定,但具體的調價時間,要根據國際市場的油價和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統籌考慮。總體上,我國成品油市場供求總量是平衡的,市場也是比較穩定的。”
  畢井泉説,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接到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由於國際原油漲價而提出提高成品油價格的申請。今年3月份以來,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煉油環節虧損的矛盾確實在加劇。但是由於國産的原油是盈利的,成品油的銷售也是盈利的,再加上3月份以前國際市場的油價比較低,所以1—7月兩大石油公司的盈利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他説,針對8月份福建省、黑龍江省等個別地區出現成品油供應偏緊的情況,我們已經要求兩個石油公司增加生産、組織進口、加強調運,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市場的供應。

  相關稿件
CPI不含房價凸顯與民生隔膜 2007-08-28
CPI創十年新高 積極化解通脹壓力 2007-08-20
如何讓個人財富增速趕超CPI 2007-08-16
7月份CPI上漲5.6% 創十年新高 2007-08-15
[專題報道]7月份CPI上漲5.6% 創十年新高 200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