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青教授:總需求膨脹引發通貨膨脹率上升
    2007-08-14    王光平    來源:中國證券報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認為,5月份以來通貨膨脹率上升主要是由于貨幣過快增長引起的總需求膨脹。目前已經出現了通貨膨脹率上升的傾向,如果不進行政策調整,通貨膨脹將會繼續上升。
  宋國青指出,目前推動物價上漲的真實動力是貨幣供應大幅增長。他分析説,去年年初開始大量資金進入股市,其中以個人名義和企業名義開戶的資金計入M2;通過基金公司或者信托等機構間接購買股票的錢不計入M2,而未計入M2的部分數量可能很大。由此造成M2增長率很低,而貨幣實際增長率很高。而從更廣義的貨幣供應量M3看,其增速已經達到接近20%的水準,“貨幣供應量增大及流動性管控的缺口是目前CPI高位運作的主要因素”。
  宋國青還分析了5月份之前和之後通貨膨脹率上升原因的不同。他認為,5月份之前,通貨膨脹率上升主要是由于食品供給引起的。他分析説,去年下半年以來,糧食價格大幅度上升,後來豬肉價格和其他食品價格也大幅上升,以非食品消費類價格升幅尤其是按同比變化度量,目前的通貨膨脹率還比較低。“與食品價格10%以上的同比升幅相比,過去幾個月消費價格指數中非食品部分的年同比升幅一直在1%左右變化。”他説,造成該現象是因為居民消費中服務消費的比例比較低,而比例相對比較高的其他用品中的很多物品特別是耐用消費品和通訊工具的相對價格卻一直在下降。此外,他還認為醫療、教育和其他一些服務項目的價格升幅統計可能存在低估。
  但是,宋國青指出,5月份以來非食品價格的月環比升幅開始顯著上升,雖然其同比漲幅沒有變化,但那是因為去年5、6月份非食品價格的環比也是上升的。“如果今後幾個月非食品價格的環比漲幅保持在高位甚至進一步上升,那麼同比就會明顯上升”。
  宋國青強調,我國一直存在通貨膨脹加速機制。由于目前利率漲幅低于CPI漲幅,實際負利率引起固定資産投資等需求增加,進一步加速通貨膨脹的形成。“如果沒有相應調控措施出臺抑制加速通脹,情況將更加嚴重”。他表示,如果不採取有力措施控制M3增長,幾個月後物價上漲幅度甚至可能超過6%。
  相關稿件
通脹壓力或引宏調新政 2007-08-14
通脹冬天已至 普通投資者如何禦寒 2007-08-10
央行報告預警通脹風險 2007-08-09
防通脹抗風險 紙黃金交易裏孕育財富[圖] 2007-08-06
布局通脹受益板塊 200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