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警方提醒:網絡傳銷投資境外基金有詐
    2007-07-25    徐佳 楊平 高微微 李剛殷    來源:工人日報
    本報訊 杭州市公安機關最近成功地破獲了利用互聯網、通過類似傳銷手段,實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犯罪的案件。警方提醒投資者注意防範風險。
    據了解,目前,杭州地區主要有兩種類型的非法基金——“電子基金”和“電子石油”。“電子基金”在互聯網上的註冊時間為2006年12月20日,産品介紹為美國科技基金,網址登記地在美國,投資品種分為普通戶、基本戶和高級戶三類。“電子石油”又稱“拜勒投資”,網站服務器地址位於香港。二者均採取投資美金進行返利的形式。
    從臨安破獲的案件看,犯罪團夥中的網站設立者先租用外國的數據庫空間,編制進行詐騙活動的網絡軟體,虛構外國的科技等方面的所謂“基金”,設定好理論上能計算出高贏利的多種投資方案供市民選擇,許以高額利息回報誘惑。犯罪組織者們分工合作,組織嚴密。一旦詐騙到一定數量的金錢,便關閉網站迅速“消失”。
    據介紹,利用互聯網、以類似傳銷的形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從事集資詐騙犯罪活動目前出現了兩個趨勢:一是行業蔓延。由過去的金融行業,正逐步向證券、房地産、商貿、農業、林業、養殖業、醫藥、文化等行業和領域蔓延;二是地域擴大,出現了從經濟發達地區向落後地區迅速蔓延的趨勢,特別是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犯罪行為,逐漸由城市擴展到鄉村。
    由於集資詐騙資金流動和轉移速度快,調查取證困難,相關資金多被用於彌補詐騙過程中形成的巨大漏洞或被轉移、揮霍,大多難以追回。為此,警方提請廣大群眾和投資者投資時一定要注意防範風險。
  相關稿件
A股挂鉤基金滙豐中國翔龍基金在香港遇爆炒 2007-07-25
連續十周凈買入後 基金上周凈賣出一億元 2007-07-25
如何替投資者理財 探營基金公司 2007-07-24
專家建議:應謹慎應對封閉式基金指數上升 2007-07-24
晨星諮詢調查表明:國內基金抗跌能力提升 2007-07-24